安达曼角鸮
英文名:Andaman Scops Owl
学名:Otus balli
【简介】
安达曼角鸮(学名:Otus balli),属鸱鸮科角鸮属的一种鸟类,生活在印度的安达曼群岛。该物种为当地的特有种。
【外形特征】
安达曼角鸮的体长为18至19厘米,有两种颜色形态:红棕色和灰褐色。这种鸟拥有明显的耳羽簇和灰白色眉纹。其上体布满了黑色和白色的斑点,冠部与颈部则带有大量白色斑点,翅膀上的羽毛由棕色、肉桂色条纹与白色组构而成。尾部羽毛为棕色和肉桂色相间的横纹。胸部则富有细密的虫蚀状花纹,散落着黑色小斑点,下体较为灰色且相对更淡,形成视觉对比。游泳于脚为其提供了稳固的基础,外部特征如喙部显露出黄色或绿角色,虹膜呈现出黄到棕色。
【鸣叫特征】
这种鸟类发出明显的强有力的声音,有一种特别的卷舌口吻,“呼!呼-库罗”。这声音来源于其强烈的叫声,有助于其夜间活动中的识别。
【生活习性】
安达曼角鸮属于夜行性鸟类,主要捕食多种昆虫,如毛虫和甲虫。夜间接近猎物时其行走方式类似鹦鹉,贴侧而行徒手捕获猎物。白天,它通常匿藏于多叶的树枝中不鸣叫,紧闭双眼,进入一种浅睡状态,保持警惕,使自己不易被发现。
【繁殖习性】
安达曼角鸮的繁殖季为二月到四月,选择树洞或废弃的啄木鸟巢穴作为产卵场所,位于这些树洞大约2至4米高度范围内。每次繁殖,母鸟将产下2至3枚蛋,并拥有3.7年的生命周期。
【外型辨识】
过去的分类一度将安达曼角鸮与中国东南部及南半岛相关种类联系在一起,但基于声音差异和羽毛特征研究,最终确认为独立物种。这款学名以Badley Allen为纪念,是角鸮属的一员。
【保护状况】
安达曼角鸮的保护状况被IUCN列为“无危”(LC),同时其受到CITES II级别的保护。尽管栖息地的破坏可能对种群产生长期威胁,但这种鸟已显示出适应环境变化与人类社区的特征,甚至在农耕区和半开放地区也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地理分布】
安达曼角鸮仅限于安达曼群岛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