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缝叶莺
英文名:Common Tailorbird
学名:Orthotomus sutorius
【简介】
长尾缝叶莺(英文名:Common Tailorbird),学名:Orthotomus sutorius。隶属于鸟纲雀形目扇尾莺科缝叶莺属,是一种小型而独特的莺鸟。
【外形特征】
长尾缝叶莺体型较小,体长约10至14厘米,体重在6至10克之间。它们的上体披覆着橄榄绿色的羽毛,大顶及头后部呈棕红色,喉部为白色,带有轻微的黄白色调,眼睛周围及眉纹为淡黄色。尾巴较长且中央的一对尾羽在繁殖季节特化为特别延长的状态,颧部至胸腹全为浅黄色,整体颜色搭配给小身材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
【生活习性】
长尾缝叶莺广泛分布于南亚、东南亚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活动区域包括城市花园、村庄边缘、公园及其周边的灌木丛和小树丛。它们常常出现在人类居住区域附近,十分适应于人造绿化带的环境,如城市中心的公园里偶见。
【鸣叫特征】
长尾缝叶莺具有非比寻常的鸣叫声,包括连续的"STITUTE, INSTITUDE"、快速重复的'PIT-PIT-PIT'以及觅食时发出的连续"CHEEP, CHEEP"声。通常在受到惊吓时发声。
【繁殖习性】
长尾缝叶莺的繁殖期从3月至12月(主要集中在6月至8月)。雄鸟在求偶展示时会将长尾呈现夸张翘起状,并表现其雄性特征。巢穴的技能主要由雌鸟负责执行,雄鸟负责提供筑巢材料,建造过程需历时4天。巢位于离地面1至6米高的叶片上,巢结构最终会力大小共3至5枚卵。雄雌共同孵化及育雏,大概12日后雏鸟孵化。
【保护状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列为无危物种,其地理分布广泛且普遍,常见于人类创造的绿化环境,因此未来面临的风险较小。然而,因其隐藏性甚高,直接观察难度大,以声波识别最为常见。
【地理分布】
长尾缝叶莺遍布于从巴基斯坦至中国东部,直至马来半岛及爪哇岛在内的广大区域,部分种群栖息于喜马拉雅山脉、斯里兰卡和爪哇等地。其生存喜好及生活习性已在若干重要地域性手册中记录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