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缝叶莺
英文名:Visayan Tailorbird
学名:Orthotomus castaneiceps
【简介】
菲律宾缝叶莺,学名Orthotomus castaneiceps,属于雀形目扇尾莺科缝叶莺属。原生于菲律宾西部的米沙鄢群岛,常见生境为低地森林和红树林区。
【外形特征】
菲律宾缝叶莺体长约13厘米,体重11至12克;翅和尾部主要为橄榄绿色,腹部较为淡色,后颈呈灰色,背部和胸部带有条纹。关键特征还包括红褐色的顶冠和橙色的腿脚。幼鸟头部颜色通常为绿褐色而非红褐色,而雌雄在外观上十分相似。此鸟体型纤细,具有细长且上端多有缺刻的喙,短圆的翅膀与腿脚,羽色以橄榄绿、棕色及灰色为主。
【生活习性】
菲律宾缝叶莺偏爱生活在低地森林中的密集化灌木丛地带,其常常在次生林中择址筑巢。繁殖季节大约发生在3月至5月之间,建造的巢穴常见于枝尖或垂挂蕨类的叶片上,以一或多个叶子缝合形成袋状。每窝产卵2到3枚。
【鸣叫特征】
该鸟的鸣唱由中音调与哨声旋律构成,通常被描述为“plik-wod plick-wee”,并在激动时会发出鼻音责骂般的声音。它在觅食和警戒期间均会鸣唱。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大约发生在3月至5月之间,建造的巢穴常见于枝尖或垂挂蕨类的叶片上,以一或多个叶子缝合形成袋状。通常这种巢穴的高度可达10米,但大部分筑巢高度较低,有时甚至是接近地面。
【外型辨识】
据报道,菲律宾缝叶莺与某些叶莺种类有相似之处,但其显著特征为较长的喙和红褐色顶冠。在rabori亚种中,背羽更显灰色,且喉部条纹同样更显重。
【保护状况】
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评估,该物种列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该物种广泛分布于菲律宾的班乃岛、马斯巴特、吉马拉斯省、班塔延、内格罗斯岛和宿务岛等地的低地森林和红树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