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扇尾莺科 > 缝叶莺属 > 黑喉缝叶莺
黑喉缝叶莺

黑喉缝叶莺

英文名:Dark-necked Tailorbird

学名:Orthotomus atrogularis

【简介】
黑喉缝叶莺(英文名:Dark-necked Tailorbird,学名:Orthotomus atrogularis),属于雀形目扇尾莺科缝叶莺属的一种小鸟。它的黑喉及栗色顶冠与颈部是其显著特征,广泛分布在印度东北部至东南亚的热带森林中,包括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

【外形特征】
黑喉缝叶莺主要体型长11-12厘米,体重约7.5克左右。繁殖季节,雄鸟头部后顶至眼水平线处呈现栗色冠羽,其上体为橄榄绿色,腹部分布着淡色羽毛,而尾羽下部则带有暗色边缘和白色细边。雌鸟无黑色喉部,但呈暗色标记,冠羽较淡,侧翼和尾下覆羽颜色较雄鸟暗淡。幼鸟则表现为黄色的喉部和胸部,头无栗色冠羽,上体颜色更为绿意盎然。

【生活习性】
这种小鸟栖息于多种类型的森林,从常绿阔叶林到半常绿或混交林、次生林、灌木丛和竹林均有分布。偶尔也会在红树林中被发现。它们通常选择山脚低地且茂密的植被区域进行觅食,主要在低矮植被丛里捕捉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饲养幼鸟的巢通常建在1至2片叶子之间,高度不超过地面1米。

【鸣叫特征】
黑喉缝叶莺嘹亮的鸣叫声通常为一系列高频率的颤抖声,如“pirra, pirra, pirra…”,每约10至12次,同时也发出尖锐、鼻音似的“kri-i-i-i-i-i…”声,还有“churrit, churrit, churrit-churrit”或“tittrrrt tittrrrt tittrrrt”连珠的颤音,伴侣会以二重唱形式配合发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印度东北部为3月至8月,在东南亚为2月至9月份,这与其雨季一致。巢由精细的草和木棉绒毛制成,通常挂在一片或几片大叶子上,借助木棉纤维或蜘蛛网将这些叶子缝合成袋装形态。每窝产卵2-5枚,由双亲共同孵化,孵化和照顾时间不详。有时也会经历被八声杜鹃或灌丛杜鹃寄生的情况。

【外型辨识】
黑喉缝叶莺喜在稀疏林、次生林、河漫滩及林园活动,活动时常常伴有甜美清晰的抽泣声“kri-ri-ri”。这种鸟儿主要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幼虫为食。历史上的分类显示它属于旧世界莺类,现属于扇尾莺科。

【保护状况】
IUCN将黑喉缝叶莺列为无危物种,系常见至局部常见,但印度东北部的记录已急剧减少。

【地理分布】
黑喉缝叶莺分布于印度东北至越南北部、印尼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