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蜂鸟
英文名:Antillean Crested Hummingbird
学名:Orthorhyncus cristatus
【简介】
凤头蜂鸟(英文名:Antillean Crested Hummingbird,学名:Orthorhyncus cristatus)是雨燕目蜂鸟科的一员。其以特有的头冠羽闻名,广泛分布于加勒比海的小安的列斯群岛及其周边岛屿,包括波多黎各。
【外形特征】
成年雄鸟拥有短而直的黑色喙,头部带有绿色至蓝绿色的金属光泽冠羽,上体呈暗铜绿色,下体为烟灰色,尾巴呈现黑色且圆润。雌鸟的喙长而细,无冠羽,头部、额头、头顶和上体带有金属青铜绿,下体虚浅灰色,尾部黑色带有圆形末端,外侧四根尾羽尖端灰白色。幼鸟与雌鸟相似,但在头部羽毛中带有肉桂色。不同亚种之间,冠羽的颜色略有差异。
【生活习性】
凤头蜂鸟栖息于低海拔的亚热带或热带湿润林区、半干旱森林及被超渡伐前的森林边缘,喜欢在开阔植被、公园、种植园以及林缘地带生活,是一种定居性鸟类,夏季偶尔会迁移到更高的海拔处。它们的食物来源主要为花蜜和小的节肢动物,采集的范围包括灌木、藤蔓、树篱以及大树的底部。
【鸣叫特征】
凤头蜂鸟发出的叫声通常为清脆的“tsip”或“tzip”,也时常发出一连串较长的“tslee-tslee-tslee-tslee”声音。
【繁殖习性】
该物种全年繁殖,主要的繁殖高峰期在3月至6月。巢为杯状结构,通常建在离地面1至3米高的灌木或藤蔓细枝上,内部填充柔软的植物纤维,外部包裹枯叶、苔藓或树皮碎片。每次产卵2枚,蛋为白色,大小约为11.6毫米×8毫米,孵化期通常为17至19天,由雌鸟独自承担喂养直至雏鸟离巢,此过程需要19至21天,之后幼鸟将继续与母鸟共度约3至4周,直至次年才开始繁殖活动。
【外型辨识】
通过识别其独特的头冠羽、形状和鸣叫声,与波多翠蜂鸟(缺乏冠羽,腹部更白,面部黑色)和蓝头蜂鸟(无冠羽,喙和尾较长)进行区分。
【保护状况】
凤头蜂鸟被识别为无危物种(IUCN分类:LC),但受到保护,分类为CITES II物种,并且在波多黎各和维尔京群岛EBA及小安的列斯群岛EBA中较为常见。少数例外导致它们也可能成为尾鞭蝎的食物,同时也常见到它们攻击鞍背安乐蜥的巢穴,其中包括与各种鸟类、爬行动物和昆虫之间的争斗,可能对其所在种群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
【地理分布】
凤头蜂鸟广泛分布于加勒比海的小安的列斯群岛及其周边岛屿,包括波多黎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