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刺尾鸫科 > 刺尾鸫属 > 新几内亚刺尾鸫
新几内亚刺尾鸫

新几内亚刺尾鸫

英文名:Papuan Logrunner

学名:Orthonyx novaeguineae

【简介】
新几内亚刺尾鸫(Orthonyx novaeguineae),学名Papuan Logrunner,属于雀形目刺尾鸫科刺尾鸫属。

【外形特征】
新几内亚刺尾鸫是一种中等体型的地面栖息鸟类。雄性成鸟头顶为深红褐色,肩背和背部为暗棕色,翅膀带有灰色和棕色的条纹,喉咙与胸部为白色且边缘带黑色线条;雌性成鸟的喉咙和上胸部呈橙红色,侧胸为暗灰色,腹部白色,两翼和尾巴呈现显眼的斑点和条纹。幼鸟全身呈淡褐色,背部羽毛带有暗色边框。

【生活习性】
这种鸟主要栖息于新几内亚高山区的湿润山地森林,海拔范围为1200至3450米,常见于1980至2840米之间。它们以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经常在林地活动觅食,较为隐秘,不大容易被观察到。

【鸣叫特征】
新几内亚刺尾鸫的鸣叫声是一种下降式的重复哨音,调子前几节紧凑,最后一节较长且声音穿透性强,带有轻微的不和谐音调。

【繁殖习性】
新几内亚刺尾鸫在地面筑巢,巢呈小型穹顶型,侧面有入口,巢材料由苔藓、根纤维及植物茎等构成,并内部铺满柔软纤维。繁殖季节为3月至11月底,每次巢里仅有一个单白蛋,大小约29-33.6×22-22.7毫米。关于孵化及幼鸟的成长周期目前信息不详。

【外型辨识】
这种鸟因其独特的外形和特点明显的声音,易于通过鸣叫声来识别,与其他同样栖息在地面的鸟类有所区别。

【保护状况】
IUCN评定其为无危物种(LC)。目前这类鸟种在新几内亚西北部较为常见,但在其他地区稀少到罕见。由于其隐秘的习性和易于被忽视的特性,该物种的数量评估有较大难度。

【地理分布】
新几内亚刺尾鸫分布在新几内亚山区,由西北部向东南部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