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鸡形目 > 凤冠雉科 > 小冠雉属 > 灰头小冠雉
灰头小冠雉

灰头小冠雉

英文名:Grey-headed Chachalaca

学名:Ortalis cinereiceps

【简介】
灰头小冠雉(学名:Ortalis cinereiceps),鸡形目凤冠雉科小冠雉属的一种鸟类。其栖息地覆盖从洪都拉斯东部至哥伦比亚北部的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

【外形特征】
灰头小冠雉体长48至58厘米,体重490至540克。成鸟上半身呈灰色,下半身略浅,头部为深灰色并带有红色喉囊,尾羽深黑色且缀有淡黄色。幼鸟整体颜色偏棕色,尤其在头部。

【鸣叫特征】
其叫声柔和但独特。鸣声被形容为快速重复的“cha-cha-lac-ah”;群体叫声较为嘈杂,类似“kloik, kleeuk kraahk”,缺乏规律性和同步性,有时会加速,并带有类似母鸡的叫声。

【生活习性】
灰头小冠雉偏好湿润且植被茂密的森林边缘和树枝繁茂的区域。常见于茂密灌木丛、次生林、废弃田地和清澈开阔的森林边缘,海拔范围从海平面到1700米。它们通常形成包括6到12只或更多个体的社群,在树冠层觅食,以果实为主(占比75%),其次为叶片(16.7%)和无脊椎动物(8.3%)。在旱季,清晨或傍晚会到河边饮水。

【繁殖习性】
灰头小冠雉在每年的1月至5月期间进入繁殖季节。巢穴由树枝、树叶、草茎等材料构建,筑于离地0.9至2.4米高度的植被顶端,如藤蔓缠绕的灌木、攀缘植物或小树。每窝通常产3枚蛋,尺寸约55.6至61.9毫米×38.1至42.5毫米。孵化期持续22天,雏鸟体表为暗巧克力色配以烟灰色及肉桂色斑点,底部则为肉桂色和白色。

【外型辨识】
灰头小冠雉外观与火鸡相似。

【物种区别】
暂无描述。

【保护状况】
IUCN评定其为LC(无危),尽管有些地区因过度猎杀数量显著减少。种群总量约10万只集中在中美洲,哥伦比亚另添2万只左右。研究表明这头灰冠雉在南美洲的分布范围从东海岸的Mosquitia伸延至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直至哥伦比亚的Chocó省。

【地理分布】
灰头小冠雉的栖息地覆盖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及哥伦比亚东部等地区。然而,它们的生存正受到森林损耗和人类活动的威胁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