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黄鹂科 > 黄鹂属 > 绯胸黄鹂
绯胸黄鹂

绯胸黄鹂

英文名:Black-and-crimson Oriole

学名:Oriolus consanguineus

【简介】
绯胸黄鹂,拉丁名为Oriolus consanguineus,又称黑红黄鹂,是雀形目黄鹂科黄鹂属的鸟类。主要生活在马来半岛山区、印尼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的山地森林中,海拔900至2400米之间。

【外形特征】
雌性和雄性绯胸黄鹂在外形上具有明显的差异。雄鸟羽毛全黑且带蓝绿色光泽,胸部有较大方形的深红色斑块,翅膀的初级覆羽上有深红色点缀。雌鸟整体较偏蓝黑色,胸部和腹部为灰色调,带有棕色斑点。幼鸟呈现烟黑色,下胸部和腹部带有灰白色调,偶尔胸部可见零星的深红羽毛。

【鸣叫特征】
该物种的叫声多样,包括类似猫叫的旋律声、重复的“chupping”声、尖锐的“kek”和“chep”音节,以及尖锐刺耳的“keeeeu”或“meeeow”叫声。

【生活习性】
绯胸黄鹂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会加入混合鸟类群。它们以浆果、果实、昆虫及偶尔的树蛙为食,在森林环境中的藤蔓覆盖树木是它们频繁出没的区域。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在2月至7月间,绯胸黄鹂会筑造一个深杯状的巢,用草、苔藓和小枝编制,悬挂在树冠边缘高处的水平分叉枝下。每窝产卵数量尚不明确,但已知有一窝含两颗卵。通常由雌雄双方共同抚养雏鸟。

【外型辨识】
和黑鹂相比,绯胸黄鹂的腹股沟和喙为暗色,而黑鹂的腹股沟和喙为黑色。该物种的亚种间也存在轻微差异,如ma1ayanus亚种的雌鸟后背有轻微的蓝绿色光泽,腹部无红斑。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该物种评为无危(Least Concern, LC)。

【地理分布】
该物种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包括但不限于马来半岛山区、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在婆罗洲的部分地区延伸至Kalimantan(南婆罗洲)。在新加坡的弗雷泽山、马来西亚的基纳巴卢公园、砂拉越的古农穆鲁国家公园均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