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雀科 > 白腰雪雀属 > 白腰雪雀
白腰雪雀

白腰雪雀

英文名:White-rumped Snowfinch

学名:Onychostruthus taczanowskii

【简介】
白腰雪雀 (Onychostruthus taczanowskii) 是一种小型鸟类,属于雀形目雀科下的白腰雪雀属。

【外形特征】
体长14-18厘米,平均体重为29-36克。它们的喙强壮且略尖,腿长。上体被覆灰棕色的羽毛,前额白色,眉纹白色,眼周有明显的黑色斑块。腰部为纯白色,翼下具有显著的白色翼斑,而翅膀的翼尖则呈黑色,末端也有白色点缀;尾巴黑色,而外侧尾羽则完全变为白色。下体为灰白色,胸部则略带灰黄褐色;喙和腿颜色随季节变化,夏季喙近黑色,冬季近黄色,而腿保持黑色。

【生活习性】
生活在海拔3000至4500米的高山草地、荒漠和草原地带。白腰雪雀偏好结群,并常与鼠兔会合,在鼠兔聚集的区域活动,利用它们的废洞于岩石洞中筑巢。

【鸣叫特征】
通常发出尖锐的“duid”叫声,声音高亢而响亮,在繁殖季节结合其他叫声形成独特的鸣唱。

【繁殖习性】
每年5月至8月进行繁殖,成对活动。繁殖过程中,雄鸟通过展示飞行来吸引雌鸟。巢由鼠兔废弃的洞穴洞口筑成,内部填充草茎、梗叶、羊和鼠毛及鸟羽等。每个巢可产出3至5枚白色椭圆形的卵,孵化期大约为9至15天。雏鸟正常孵化时身体裸露,靠父母喂养。

【外型辨识】
白腰雪雀依靠其独特的飞行特色、外表和生活习惯在同类鸟当中明显区分。作为留鸟,它们在高海拔地区成为重要的生态组成部分。

【保护状况】
白腰雪雀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无危物种评级。目前在当地的数量稳定,分布于西藏、四川和尼泊尔等地的高海拔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