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背燕鸥
英文名:Spectacled Tern
学名:Onychoprion lunatus
【简介】
灰背燕鸥(学名:Onychoprion lunatus),又称为眼镜燕鸥,属于鸻形目鸥科的鸟类。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热带岛屿。
【外形特征】
体长通常在35至38厘米之间,翼展约为73至76厘米,体重95至145克。繁殖季节背部呈深灰色,头部具有黑色帽状斑块,额部有一条白色半月形斑纹,眉毛状的白色眼纹延伸至眼后,与眼线下方的黑色形成显著对比;非繁殖季节,头部的黑色帽状斑块和眼线通常较为斑驳。幼鸟背部呈现鳞片状纹理,头部图案不明显,尾羽也相对较短。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热带岛屿的地面或峭壁上,很少在陆地上出现。它们主要以海洋鱼类和甲壳类为食,采取潜水捕食的方式。这些燕鸥在海上飞行时,翼展呈短翼高耸姿态。
【鸣叫特征】
原文未描述。
【繁殖习性】
灰背燕鸥的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太平洋热带岛屿,包括西北夏威夷群岛、土阿莫土群岛、社会群岛、凤凰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美属萨摩亚等。在繁殖过程中,这种鸟类会在具有合适筑巢条件的地区建造巢穴,并进行孵化和婴儿期的抚育。
【外型辨识】
灰背燕鸥背部颜色较浅且与乌燕鸥区别明显;不同与其他物种如褐翅燕鸥和白腰燕鸥主要在于羽毛颜色和分布范围的不同。
【物种区别】
灰背燕鸥不同于乌燕鸥,其背部颜色更浅,且额部的白色斑纹更宽。与褐翅燕鸥和白腰燕鸥相比,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羽毛颜色和分布范围的不同。
【保护状况】
灰背燕鸥目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其地理分布广泛,不仅在繁殖季节集中于太平洋热带岛屿,部分种群还会分散到美拉尼西亚东北部和波利尼西亚西南部地区,在远东地区也可找到它们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