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椋鸟科 > 栗翅椋鸟属 > 高山栗翅椋鸟
高山栗翅椋鸟

高山栗翅椋鸟

英文名:Waller's Starling

学名:Onychognathus walleri

【简介】
高山栗翅椋鸟,学名为Onychognathus walleri,属于雀形目椋鸟科栗翅椋鸟属。该物种广泛分布于非洲中西部、中部及东部地区。Gerald Waller是该物种名称的灵感来源。

【外形特征】
雄鸟头部至背部为蓝黑色,翅膀和尾羽呈暗淡色调,并带有明显的红褐色斑块;雌鸟头部和胸部为灰白色,喉部至腹部颜色较深并带有金属绿光泽;幼鸟与成年雄鸟相似,但缺乏光泽。

【生活习性】
高山栗翅椋鸟栖息在海拔1000米至3000米的蒙特森林区域,常见于树冠层。其主要饮食包括果实、昆虫等小型动物如变色龙、蜘蛛和昆虫;觅食通常在树冠进行,并且善于在细树枝上爬行或在树皮和叶片上捕捉食物。

【鸣叫特征】
该物种的鸣叫由一系列清晰的哨音组成,有时伴有破碎声和粗糙的音节。它会通过分隔领地来前奏群唱;高飞行意向鸣叫为双音哨声;联络鸣叫为单一响亮的声音;发出尖锐摩擦声则代表警戒状态。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在不同地区有差异,一般在11月至12月(喀麦隆)和3月至4月(刚果民主共和国)。高山栗翅椋鸟为一夫一妻制,筑巢于4至20米高的树洞中。这些巢由苔藓、树皮和技术枝叶搭建,并内部铺砌有藤蔓纤维;孵化期为13-16天,雏鸟育雏期为23-30天。

【外型辨识】
区别于肯氏狭尾椋鸟,高山栗翅椋鸟体型更大且更健壮,其眼睛呈红色,尾部较短。与其它红翼椋鸟相比,其尾部也更为短小。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该种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高山栗翅椋鸟广泛分布于布隆迪、喀麦隆、刚果民主共和国、赤道几内亚、肯尼亚、马拉维、尼日利亚、卢旺达、南苏丹、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赞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