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鹟科 > 䳭属 > 阿拉伯悲䳭
阿拉伯悲䳭

阿拉伯悲䳭

英文名:Arabian Wheatear

学名:Oenanthe lugentoides

【简介】
阿拉伯悲䳭(学名:Oenanthe lugentoides),属于雀形目鹟科䳭属的小型鸟类,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的阿曼、沙特阿拉伯和也门部分地区。

【外形特征】
雄性阿拉伯悲䳭在繁殖季节时,头顶至颈背均为白色,面部、喉咙和颈部侧面与黑色翅膀及背部相连,尾部中央为黑色且带有终端带状白色斑纹。白色上身和黑色尾部共同形成明显的‘T’字图案;在飞行时,其翼上的白色斑块尤为突出。雌鸟背部为深棕色,腹部较浅且带有细纹,同样展现出独特的‘T’字尾部图案。

【鸣叫特征】
阿拉伯悲䳭的叫声由一系列短促的哨声和尖锐的叽喳音组成,组合后的简单旋律会在短暂的停顿后重复出现。

【生活习性】
阿拉伯悲䳭主要栖息在岩石散布、坡度起伏的沙漠地带,包括石灰岩悬崖、山谷和平原等地形。冬季期间,它们会向较低但依然有丘陵的区域迁移,偏爱能够提供遮阴和庇护的破碎地形。其食谱以蚂蚁为主,也捕食甲虫、蚱蜢、蝴蝶等昆虫。

【繁殖习性】
该种鸟类的繁殖期通常从3月持续至7月。它们通常筑巢在岩石洞穴、河岸、悬崖或墙内的地点,使用干草、茎、根等材料构建松散的杯状巢,有时也会利用鼠洞。每窝可产卵3至6枚,孵化期约为13至14天;雏鸟喂养周期为14至16天。若尝试进行第二次繁殖,第一次孵化的雄性幼鸟会参与协助喂养巢中的雏鸟。

【外型辨识】
阿拉伯悲䳭与其他种类的䳭区别在于其特有的锈色下尾覆羽以及在翼上显著的白色斑块。不同亚种之间可能在外形的色调和斑纹分布上略有差异。

【保护状况】
阿拉伯悲䳭目前的保护级别为IUCN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