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鸡形目 > 齿鹑科 > 林鹑属 > 云斑林鹑
云斑林鹑

云斑林鹑

英文名:Marbled Wood Quail

学名:Odontophorus gujanensis

【简介】
云斑林鹑(学名:Odontophorus gujanensis)属鸡形目齿鹑科林鹑属鸟类,广泛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常见生活区域为热带及亚热带湿润低地森林。

【外形特征】
云斑林鹑体长约为23至29厘米,体型圆润,喙部粗壮且呈深色,腿部和脚趾为蓝灰色。眼睛周围有橙红色裸露皮肤,虹膜呈棕色。头部从前端到脸颊为红褐色,冠羽呈暗褐色。背部和翅膀呈现棕色,带有黑色细纹,臀部和尾羽上覆羽有模糊的淡斑点,下体则为暗褐色并可能布有不明显条纹。幼鸟的外观与成鸟相似,但有红橙色的喙和非条纹的红褐色冠羽。

【鸣叫特征】
云斑林鹑的鸣叫声独特而响亮,多为低沉的滚动声,常用以清晨或黄昏时分进行群体鸣叫,为森林中的常见声音之一。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活跃于地面,栖息于低地雨林及云雾林的下层植被区域,海拔可达1500米。云斑林鹑较为隐蔽,会灵活地在地面上或靠近倒木与灌木丛中移动,以便快速避险。它们通常成群活动,觅食于落叶层中的昆虫和落果。

【繁殖习性】
推测为一夫一妻制,需在树根或倒木底部的枯叶堆中筑造巢穴,每次产下约4枚白色的卵,有时带有棕色斑点。繁殖季节因地理位置而异。

【外型辨识】
云斑林鹑与黄眼斑林鹑的明显区别在于后者胸部有白色斑点,头顶为红褐色而非灰喉部。即便其体型和颜色特征与部分小型穴䳍类似,但后者的头部较小且颈部较长,且在外观上的尾部特征有所不同。

【保护状况】
云斑林鹑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无危(LC)级别,分布广泛,虽能适应次生林环境,却因亚马逊盆地森林砍伐严重受到威胁。未来三代内,预计总体数量将可能减少25至30%,主要受栖息地缩减及猎杀风险增加的影响。

【地理分布】
云斑林鹑的地理分布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延伸至南美洲北部的玻利维亚东部,包括分布于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古巴、委内瑞拉、秘鲁、哥伦比亚和巴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