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霸鹟科 > 唧霸鹟属 > 棕胸唧霸鹟
棕胸唧霸鹟

棕胸唧霸鹟

英文名:Rufous-breasted Chat-Tyrant

学名:Ochthoeca rufipectoralis

【简介】
棕胸唧霸鹟(Rufous-breasted Chat-Tyrant,Ochthoeca rufipectoralis)属于雀形目、霸鹟科、唧霸鹟属。其分布范围从委内瑞拉延伸至玻利维亚。

【外形特征】
棕胸唧霸鹟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鸟类,体长约13–14厘米,体重约13克。头部色泽为烟褐色,具备一道明显的白色眉纹。上半身为褐色或烟褐色。翅膀和尾巴呈黑色,带有细微的红褐色或肉桂色边缘,最外侧尾羽边缘白色。下巴和喉咙为灰色,喉咙下部和胸部为深橙红色,腹部为白色。虹膜呈暗褐色,喙短而薄,呈黑色;腿为黑色。幼鸟与成鸟相似,但亚种间翼纹和下半身的颜色可能有所变化。

【生活习性】
棕胸唧霸鹟偏好栖息于开放的云雾林边缘、湿润的山地和Polylepis森林附近,通常沿着道路广泛分布,海拔高度主要在2000至3600米,有时可达到4100米。其主要食物来源是昆虫,它们通常以单独或成对的形式出现,并能加入混合鸟群。由于领地意识强,从业者渴望警觉的站立姿态,表现出较强的觅食活跃性。

【鸣叫特征】
棕胸唧霸鹟的鸣叫声急促、多变,有时会呈现‘tjrt-tjrrrrt-tjt-trrrt’、‘chic-chic-chica’或‘ch-brrr, ch-brrr, ch-brrr’等声音,往往成双重复。此外,它们还会发出轻微的‘cleeoo’声或是快速的‘pt’音符序列,通常以两个‘cleeoo’音符结束。黎明时分,其歌声为‘tirip, wee-eeuww, tirip, wee-euw’等复杂组合。

【繁殖习性】
棕胸唧霸鹟在哥伦比亚的繁殖季节通常为1月至9月;在厄瓜多尔,幼鸟在4月出现;在秘鲁,在10月筑巢,次月观察到幼鸟。它们通常通过建造苔藓杯状巢来安家繁衍,这些巢常建在岩台之上,被低矮的树木遮挡。

【外型辨识】
尽管具有明显的半圆形白色眉纹,与同类中几种粗大的白色眉纹的唧霸鹟类似,棕胸唧霸鹟因其胸前特有的紫红色斑块而易于区分。亚种间主要在翼纹和上半身颜色上存在细微差别。

【物种区别】
棕胸唧霸鹟因其胸前特有的紫红色斑块与同类中几种粗大的白色眉纹的唧霸鹟不同,容易辨识。

【保护状况】
棕胸唧霸鹟在IUCN(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中的保护级别为“无危”(LC)。这种鸟在南美洲的多数国家公园中均有记录,但在最湿润的区域相对较少见。

【地理分布】
棕胸唧霸foundland广泛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在秘鲁的马奇皮丘历史保护区、玻利维亚的马迪迪国家公园和厄瓜多尔的多个保护区内均有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