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斑星鸦
英文名:Kashmir Nutcracker
学名:Nucifraga multipunctata
【简介】
大斑星鸦(学名:Nucifraga multipunctata)是雀形目鸦科星鸦属的一种鸟类。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包括阿富汗东部、巴基斯坦北部与西部、克什米尔、印度西北部以及可能延伸至中国西藏自治区西南极端。
【外形特征】
大斑星鸦体长约32-35厘米,翼展约195-212毫米,体重155-177克。雌雄个体体型略有差异。它们具有显著的头部特征,即头上为黑色,并带有白色斑点。体羽以黑灰基色为主,全身覆盖着密集的白色斑点、条纹或条带,整体显得偏白。其翅膀呈现出光泽的黑色,覆羽和次级飞羽末端覆盖白色斑点;尾羽为光泽黑,中央尾羽宽幅的白色尖端分布外侧逐渐变宽,直至最外侧尾羽三分之二以上为白色。腹部及尾下覆羽呈纯白色。喙形瘦长且尖锐,两性相同比例。
【鸣叫特征】
大斑星鸦的鸣叫尚未全面研究,但与同属的其他星鸦类似,它们的叫声包括响亮而刺耳的‘kraa’声,通常重复迅速,发出六至七次。此外,还发出较柔和的‘ker-r-rk ker-r-r-k’声,以及类似小猪叫声的乞食声音。
【生活习性】
大斑星鸦栖息于针叶林或者混合有针叶树和橡树林的区域,特别偏好于蓝松和莫琳达云杉为主的森林环境。其活动范围介于1000米至4000米之间,主要在2000至3000米的高山上活动。在夏季,它们会下降到较低的海拔地区搜集构件坚果,作为过冬的食物储备。大斑星鸦饮食主要以针叶树种子为主,同时也会采集榛子、胡桃等其它坚果。
【繁殖习性】
该物种的繁殖季节通常在5月至7月之间,但实际产卵时间可能开始于2月至3月初。在喜马偕尔邦,3月份已经观察到巢中有活巢的幼鸟。阿富汗的繁殖期结束于4月底到5月初,那么幼鸟孵化很可能早在1月至2月就已经开始。它们筑巢于高大树木的树干附近,树高度为10至30米。巢是由树枝构建,并以苔藓装饰,外形呈深杯状。内衬则以柔软的根和松针填充,每窝通常产卵3至4枚。
【外型辨识】
大斑星鸦过去曾被认为是星鸦的一个亚种,但经过近年来的深入研究,现今被独立成为一个物种。除了与其他星鸦相似的体态,大斑星鸦整体显得更加偏白,头部特征显著——黑色的冠羽及翅和尾部黑中带白,中央尾羽尖端部分宽大且明显白色。这种鸟体型偏大,喙尖且更修长,显著较长的尾巴更是它的标志。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级,大斑星鸦目前被列为无危(LC)级别。其确切分布范围包括喜马拉雅山脉西段,主要落在阿富汗的努里斯坦和东北帕提亚、巴基斯坦北西部各区域(如沙迪曼堡到苏莱曼山脉、奇特拉尔、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克什米尔(辛德山谷、基斯特瓦尔及巴德拉瓦尔)、印度西北部分(至拉胡尔和喜马偕尔邦东部),以及潜在连接中国的西藏自治区西南边界。
【地理分布】
大斑星鸦的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包括阿富汗东部、巴基斯坦北部与西部、克什米尔、印度西北部以及可能延伸至中国西藏自治区西南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