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色蓬头䴕
英文名:Pied Puffbird
学名:Notharchus tectus
【简介】
丽色蓬头鵞(Pied Puffbird,学名:Notharchus tectus)是一种属于䴕形目蓬头鵞科的鸟类。该物种广泛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区域。
【外形特征】
丽色蓬头鵞的体型较小,长约14至17厘米,体重在21至40克之间。主要特征包括:
- 上体呈光泽黑色;
- 腹部白色;
- 头部前额黑色,具有一条显著的白色眉毛纹;
- 冠部布有小白点,肩部有大的白色斑点;
- 尾部基部和末端有白色;
- 胸部有一条宽广的黑色带;
- 两胁黑色和白色相间形成条纹。
亚种N. t. picatus体型较大,有深色羽毛,尾部白色较少;而亚种N. t. subtectus则体型相对较小,胸带较窄,冠部白色斑点较少,两胁灰白色,并有一些模糊的白色条纹。
【生活习性】
丽色蓬头鵞主要栖息于热带低地湿润的常绿森林、林缘、空地、溪旁地带、次生林、旧地面、河岸林、红树林、灌丛、草原等环境中,偏爱树冠和次树冠层。繁殖季节根据地理位置而异:
- 哥斯达黎加:五月份;
- 巴拿马:六月;
- 哥伦比亚:二月至八月;
- 厄瓜多尔:三月。
【鸣叫特征】
丽色蓬头鵞的叫声被描述为一连串高音的、尖锐的、类似笛声的双音节口哨声,通常在尾音处放慢。有时这种叫声与宽翅鹰的叫声相似,但更短促且重复频率更高。
【繁殖习性】
丽色蓬头鵞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蜻蜓、正翅目昆虫、蝽象、蝴蝶、蛾类、蜜蜂、黄蜂、甲虫、白蚁和蜘蛛。繁殖行为如下:
- 繁殖季节不同地区有所差异;
- 通常筑巢于白蚁丘中挖掘的树洞内,离地面高度为4至25米不等;
- 每窝产蛋两枚;
- 孵化期及幼鸟离巢日期未明确;
- 成鸟会一同参与喂养幼鸟。
【外型辨识】
丽色蓬头鵞与其他黑胸蓬头鵞相比,体型更小,有大量的白色眉纹和冠部斑点。可以与大型且喙部更大的黑胸蓬头鵞相区分,因为丽色蓬头鵞拥有黑色前额、白色眉纹、斑点冠部和黑色宽胸带。亚种N. t. subtectus与其他亚种相比体型较小,喙部较小,且有较窄的黑色胸带,并且冠部的白色斑点稀少。幼鸟的上体呈现褐色黑色,翼覆羽尖部白色,前额有不明显的淡褐色点,黑色胸带较窄,肩部绒毛模糊,喉部和胸部略带淡褐色。
【物种区别】
亚种N. t. subtectus与其他亚种相比体型较小,喙部较小,且有较窄的黑色胸带,并且冠部的白色斑点稀少。幼鸟的上体呈现褐色黑色,翼覆羽尖部白色,前额有不明显的淡褐色点,黑色胸带较窄,肩部绒毛模糊,喉部和胸部略带淡褐色。
【保护状况】
在IUCN红色名录中,丽色蓬头鵞被列为无危(LC)物种。哥斯达黎加的群体因森林砍伐效应开始变得较为罕见。尼加拉瓜地区发现该物种只存在于阿波约湖自然保护区的部分区域。巴拿马地区的分布曾广泛存在,但近年来已减少。
【地理分布】
丽色蓬头鵞分布在中美洲与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区域,包括哥斯达黎加南部、秘鲁、哥伦比亚、尼加拉瓜、厄瓜多尔、苏里南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