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䴕形目 > 蓬头䴕科 > 黑胸蓬头䴕属 > 圭亚那蓬头䴕
圭亚那蓬头䴕

圭亚那蓬头䴕

英文名:Guianan Puffbird

学名:Notharchus macrorhynchos

【简介】
圭亚那蓬头鴳(英文名:Guianan Puffbird,学名:Notharchus macrorhynchos)是䴕形目蓬头鴳科的一种鸟类。它们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东部的雨林冠层,包括巴西东北部、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和委内瑞拉极东地区。

【外形特征】
圭亚那蓬头鴳的体长约25厘米,重81至106克。体羽呈光泽蓝黑色,具有明显的白色前额、喉部、脸部两侧以及上胸部。黑色宽带环绕着上胸和腹部,腹部中央为白色,侧腹则有细白条纹。其尾羽为黑色底白色尖端。喙和脚均为黑色,虹膜的颜色从稻草色到红色不等。幼鸟整体颜色偏暗淡,黑色羽毛边缘泛淡黄色,胸前的黑带可能不完整,且白色部位略呈黄色调。

【生活习性】
这些鸟类栖息在热带雨林、半常绿森林和高地森林中,特别偏好原始环境如由Cecropia主导的地区。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通过从高处静候并俯冲捕捉猎物。在捕食昆虫时,圭亚那蓬头鴳会先将猎物击打到光秃秃的枝条上,然后再将其捕获。它们的饮食中有时也会包含来自蚁群的食物。

【鸣叫特征】
圭亚那蓬头鴳的鸣叫声由一系列相同音高的哨音组成,呈现出“ui-ui-ui... wi-di-dik wi-di-dik wi-di-dik...”的模式。此外,它们也发出一些带有旋律和刺耳特征的叫声,如清晰的鼻音下降的“düür”。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圭亚那蓬头鴳雌雄共同挖掘巢穴,通常建在大树上的白蚁巢或腐朽树木中,高度约为12至15米,但最低可达3米,最高可达到18米。巢穴也可能位于地面或土堤中。每窝产卵数量目前未知。

【外型辨识】
圭亚那蓬头鴳与同类相比体型较大,且具有另外两个显著特征:实黑色的顶冠和更多的白色额头,相比于其近亲如丽色蓬头鴳、白颈蓬头鴳和黄腹蓬头鴳。这两类鸟类在体型、羽毛色彩及分布区域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分类,该物种被视为无危(LC类)。

【地理分布】
圭亚那蓬头鴳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美洲东部,即巴西东北部(亚马逊河以北)、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和委内瑞拉极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