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鹰鸮
英文名:Speckled Boobook
学名:Ninox punctulata
【简介】
斑鹰鸮(英文名:Speckled Boobook,学名:Ninox punctulata)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鸮类。体长约为17-26厘米,体重约151克。该物种以其显著的外观特征著称,拥有圆头、突出的白色眉毛以及深褐色的眼睛。上体呈深棕色,密布白色斑点;下体为红色至棕色,胸部有淡黄色斑点,其余部分为淡黄色并带有微弱条纹;虹膜颜色从棕色到橙黄色;蜡膜和喙为绿黄色。雄雌斑鹰鸮的外形相似,但雌鸟稍大一些。
【外形特征】
斑鹰鸮主要栖息在低地和丘陵的原始森林,最高可达1300米,偶尔可达2300米。它们也出现在高大的次生林、林地、森林边缘、选择性采伐的森林以及附属树木的耕作区。斑鹰鸮有在海拔1100米以下活动的记录。
【生活习性】
斑鹰鸮以独特的鸣叫声著称,鸣叫模式为一系列加速上升的“toi toi toi...”音节,以较低音的“toi”结束。它们主要以引入的鼠类(如Rattus exulans和R. rattus)、鞘翅目昆虫和果蝠(如Thoopterus nigrescens)为食。
【鸣叫特征】
斑鹰鸮的主要繁殖细节尚未完全描述,但据记录,斑鹰鸮曾在九月份发现有雏鸟存在。繁殖习性包括筑巢于树洞或岩隙中。
【繁殖习性】
斑鹰鸮的雏鸟是晚成性的,生长速度较慢,依赖父母喂养较长时间。
【外型辨识】
斑鹰鸮与同域的赭腹鹰鸮的显著区别在于其颜色较暗,肩部缺乏明显的白色斑点。与鹰鸮相比,斑鹰鸮的下体无条纹。
【物种区别】
斑鹰鸮与同域的赭腹鹰鸮的显著区别在于其颜色较暗,肩部缺乏明显的白色斑点。与鹰鸮相比,斑鹰鸮的下体无条纹。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的资料,斑鹰鸮的状况被评估为无危(LC)。它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中。尽管全球种群规模和趋势没有具体估计,但在没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种群被认为较为稳定。
【地理分布】
该物种广泛分布于华莱士区的多个岛屿,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Kabaena、Muna和Butung等岛屿,以及该区域内的其他岛屿,如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和东帝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