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鹟科 > 仙鹟属 > 苏门答腊仙鹟
苏门答腊仙鹟

苏门答腊仙鹟

英文名:Rufous-vented Niltava

学名:Niltava sumatrana

【地理分布】

苏门答腊仙鹟主要分布于马来半岛山区和印尼苏门答腊岛高海拔森林。其地理分布范围包括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外形特征】

雄性苏门答腊仙鹟展现出亮丽的色彩,其头顶为亮蓝宝石色,上体深靛蓝色,翅膀和肩部带有钴蓝色斑块,臀部和尾上覆羽鲜亮钴蓝色,尾部黑色边缘带紫蓝色。面部、耳羽至喉部为黑色或深蓝色,下体橙红褐色。雌鸟总体呈橄榄灰色和暖橄榄棕色,下体为灰色至白色,尾下覆羽橙红褐色。嘴为黑色,腿部为蓝灰色或绿灰色。

【鸣叫特征】

该物种具有清脆金属哨音般的鸣叫声,发声频率高且有波动感。除此之外,还包括尖锐的“chik”叫声。

【生活习性】

苏门答腊仙鹟通常栖息于高海拔常绿阔叶林中,繁殖季节为12月至次年5月。主要食物来源为小昆虫和小果实,经常成对或单独活动。在非繁殖季节,会加入混合物种群。其觅食地点包括森林中层和下层,有时也进行地面取食。该物种行为较为害羞,常从显眼的栖木上追捕飞虫。在马来半岛,栖息高度为海拔1500米以上;在苏门答腊,栖息高度范围更广,从1000米至树线都有分布。

【繁殖习性】

繁殖巢为小型杯状巢,主要由苔藓构成,巢距地面最高可达3米,位于覆盖苔藓的树干、树桩裂缝或洞穴内。

【外型辨识】

与棕腹仙鹟相比,苏门答腊仙鹟雄鸟体型较小,头部和上体颜色较暗淡,颈部蓝斑较小,下体略淡。雌鸟上体呈红褐色,背侧缺乏红边,胸腹灰白,颈背区域着色较浅。

【保护状况】

据IUCN报告,该物种现处于无危级别(LC)。它在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的部分区域常被发现,但分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