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仙鹟
英文名:Small Niltava
学名:Niltava macgrigoriae
【简介】
小仙鹟(学名:Niltava macgrigoriae),属于雀形目鹟科仙鹟属,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的地区。它栖息于海拔900至2400米的亚热带或热带湿润山地森林中,尤其在常绿阔叶林和竹林中相对常见。
【外形特征】
- **雄鸟**:雄鸟体色主要为深蓝,前额、头顶两侧眉区、腰、尾上覆羽以及颈侧均为闪辉蓝色。背、肩、两翅和尾则呈现紫蓝色或深蓝色,而颏、喉和上胸则为黑色或深紫蓝色。
- **雌鸟**:雌鸟整体羽毛呈暗褐色或橄榄褐色,其中包括翼及尾棕色,颈侧具闪辉蓝色斑块,项纹颜色较淡。其下体部分(如腹、尾下覆羽)呈淡灰色,有些部位还会呈现出白色。
【生活习性】
小仙鹟活动于山地森林的较低层和中层,通常单独活动或成对觅食,尤其于清晨和黄昏时最为活跃。其食物来源主要为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及其幼虫,有时也会捕食甲虫、蝗虫、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
【繁殖习性】
小仙鹟巢多置于山边岩石洞穴、溪边树洞或岸边的洞穴中,构成巢的材料主要是苔藓,内部衬有细草根与动物毛。雌雄轮流孵化卵,每窝通常产3至5枚,孵化期约为12天。孵化后的小鸟为晚成性,需要亲鸟长期照顾。
【保护状况】
小仙鹟已经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版,为无危(LC)等级。它同样也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该物种分布广泛且数量稳定,没有面临显著的生存危机。
【地理分布】
小仙鹟分布范围广泛,覆盖喜马拉雅山脉至印度东北部以及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具体国家包括孟加拉国、不丹、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西藏(中国)和越南。华南亚种主要分布在从西藏东南部到广东的这些区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