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氏牛顿莺
英文名:Archbold's Newtonia
学名:Newtonia archboldi
【简介】
阿氏牛顿莺(英文学名:Archbold's Newtonia,学名:Newtonia archboldi),属于雀形目钩嘴鵙科牛顿莺属。这种小鸟仅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南部。
【外形特征】
阿氏牛顿莺体长约12厘米,体重在7-8.5克之间,是一种具有短翼、长腿的小型鸟类。它们的头部、从前额到背均为灰褐色;眼周区域有红褐色环和浅色的眼部颜色。脸颊和耳羽区域偏灰,有时带有红褐色的色调。下体为其显著特征,略带淡黄色,胸部和两胁为肉桂色,腹部则呈现白色。虹膜淡黄色,喙呈黑色。腿从浅灰色至黑色不等。
【生活习性】
阿氏牛顿莺主要栖息于棘Dideria和Euphorbia森林、邻近灌木丛生植被及退化落叶林边缘。它们在100米以下的海拔地区生活,全年固定于同一地点活动不迁徙。这种鸟的食性广泛,包括蜘蛛、甲虫、同翅目、白蚁和鳞翅目昆虫等节肢动物。它们活跃地在灌木和低树的枝条间跳跃觅食,从枝条和树叶中觅取食物。
【鸣叫特征】
它能发出独特变化的颤音鸣叫声,由4或5个音节组成,包括“tee-too tekhew”或“chichichich wit-tee tew”。另外,叫声中也包括类似训斥的“tchiew”。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可能在11月至12月,这期间可以看到幼鸟。巢穴通常深隐于矮灌木丛中,呈杯状。然而,除此之外,关于繁殖至今尚无具体的信息记载。
【外型辨识】
它与棕尾牛顿莺相似,不同点在于眼周有红褐色的环,以及其独特的鸣唱。
【物种区别】
它与棕尾牛顿莺相似,不同点在于眼周有红褐色的环,以及其独特的鸣唱。
【保护状况】
阿氏牛顿莺在马达加斯加西南部的一大片狭窄地带繁衍生息,范围是从Morondava南部延伸到Fort Dauphin西部的海岸线。它被列为IUCN“无危”(Least Concern)物种。
【地理分布】
阿氏牛顿莺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