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䴕形目 > 啄木鸟科 > 安岛姬啄木鸟属 > 安岛姬啄木鸟
安岛姬啄木鸟

安岛姬啄木鸟

英文名:Antillean Piculet

学名:Nesoctites micromegas

【简介】
安岛姬啄木鸟(学名:Nesoctites micromegas),归属于䴕形目、啄木鸟科中的特有种,体型相对较大,是中美洲加勒比海Hispaniola岛特有的鸟类。该物种相比于其他新热带姬啄木鸟,体型较大,约是其他Picumnus属个体的两倍左右。其羽毛特征明显,上身呈淡橄榄棕色,下身条纹状,与同一区域内的其他物种区分开来。

【外形特征】
安岛姬啄木鸟雌雄存在一定的区别,雄性拥有黄绿色前额、冠侧和颈背,柠檬黄色的冠至颈项,橙红至暗红色的后冠中心,且在颈项上可能有些零星的白色斑点;而雌性缺乏红色后冠斑。成年个体上部为淡橄榄绿色至黄绿色,带有少许锈青铜色,翅膀为橄榄绿色,飞羽边缘显示黄绿色,而尾部则为橄榄褐色,略泛点铜质色泽。下腹部颜色从淡黄色逐渐过渡到浅黄白色,胸部可能更深地带有黄色,且下体伴有宽幅的暗色条纹。幼鸟体色较为暗淡,缺乏红色后冠斑,腹部条纹较为模糊。

【鸣叫特征】
该物种啼叫具有单一的机械性声音,如“pit”和“pew”,较大的警告音,以及快速而悦耳的口哨声“kuk-ki-ki-ki-ke-ku-kuk”,这些声音有时在领地冲突或伴侣间通信时出现,定位时也可能发出微弱的“wiii”音。争斗状态下,还可以听到连续大声的“yeh-yeh-yeh-yeh”叫声。

【生活习性】
该鸟类栖息于多样的森林环境,包括湿润及干燥的原始与次生森林、松树林、荆棘森林等,尤其是在海拔较低的地区更为常见。它也出现在红树林等特定生态系统和人工林中。其栖息地偏好于下层的灌木林层。但是,在海拔450米以上的松林区偏好更高的海拔范围。最高部可达到海拔1770米处,而Sierra de Bahoruco山最频繁地出现在约600米的海拔上下200米范围内。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定在2月至7月间。巢穴通常在树桩或栅栏等辅助结构中挖掘或入驻其他啄木鸟的旧洞中孵化。一般情况下会占据距离地面5米高度的沟槽。该物种是领域性的,能够通过特定的叫声和头部摆动展示来表达对领地的警惕。繁殖通常每次产卵2-4枚白色的光滑蛋。孵化时间和幼鸟离开巢窝的时间尚未得知。

【外型辨识】
相比其他姬啄木鸟属,该物种是Nesoctites属中的唯一成员,具有明显的进化差异,个别分类学家认可为独立的亚科Nesoctitinae。雄性安岛姬啄木鸟被识别的独特特征为红色后冠带,而雌性则相反缺乏这一特征。幼鸟则显现出颜色较为暗淡和腹部条纹模糊的特征。

【保护状况】
目前,根据IUCN红皮书的2009版本数据,该物种的保护等级为近危 (LC),表明这些鸟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现较为普遍,但在海地西部地区比较少见。主要威胁可能来自栖息地的破坏,尤其是在海地,自1970年代以来已失去大量原生森林。狩猎也可能对该物种造成了负面影响。幸运的是,该鸟类已在多个保护区内被观察到,包括Pic Macaya (海地)、Los Haïtises、Sierra de Bahoruco和Este国家公园 (多米尼加共和国)。然而,在其他一些地区例如Los Haïtises,数量已开始下降,在La Visite国家公园 (海地) 则并未出现。进一步的受保护区域是海地的Gonâve岛,该地区栖息着亚种abbotti。

【地理分布】
安岛姬啄木鸟生活在Hispaniola岛上,即多米尼加共和国和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