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薮莺
英文名:Malagasy Brush Warbler
学名:Nesillas typica
【简介】
学名:Nesillas typica,英文名:Malagasy Brush Warbler,是雀形目苇莺科薮莺属的一种鸟类。马岛薮莺广泛分布于马达加斯加东部和北部,从低海拔到最高的山脉,其中在西部有零散分布,经常出现于石灰岩森林地区。此外,该种在印度洋的Mohéli岛(科摩罗群岛西部)亦有发现其踪迹。
【外形特征】
形态上,马岛薮莺体型较大且长于橄榄棕色,并伴有绿色光泽。头部、背部及上翼覆羽呈橄榄棕带绿色。眉纹淡黄,眼纹略暗,翅膀和尾羽深棕并边缘呈绿,下体黄白,腹部颜色更浅。胸部至腹部有灰色及棕色竖条纹。
【生活习性】
马岛薮莺偏好茂密森林与退化森林中的生活环境,如落叶林和半落叶林,同时也适应河岸草地、城市环境中的人工灌木丛。它们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表现出活跃的觅食行为,主要以昆虫和蜘蛛为食,包括蟑螂、千足虫、甲虫、蜜蜂等。
【鸣叫特征】
其典型叫声为一连串中低音的尖锐短促音符,长度从0.5至2秒不等,每组被1至10秒的间歇隔开。此外还有一种响亮的颤音trrrrrrrk具有音调变化。
【繁殖习性】
繁殖活动多集中在7月至12月,主要集中于9月至11月。其巢为杯形状干草编织而成,内部用软材料填充,建在距地面0.2至0.6米的厚草丛或灌木丛中。一窝通常产卵2至3枚,雷氏夹黄色或淡灰紫色,斑痕为灰色或红褐色。
【外型辨识】
与马岛沼泽苇莺相比,马岛薮莺下体颜色更浅,喉部和胸部更显灰色条纹,眼睛为红色,喙较前种较长。与荒漠薮莺相比,后者整体颜色更浅且叫声和详细行为虽略有相近,但不致混淆。
【物种区别】
与马岛沼泽苇莺相比,马岛薮莺下体颜色更浅,喉部和胸部更显灰色条纹,眼睛为红色,喙较前种较长。与荒漠薮莺相比,后者整体颜色更浅且叫声和详细行为虽略有相近,但不致混淆。
【保护状况】
2021年根据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表,马岛薮莺被列为无危物种(LC),说明其种群保持稳定,未达到易危标准。在马达加斯加的中海拔常绿森林区域普遍且数量较多。
【地理分布】
马岛薮莺分布区域涵盖了马达加斯加(南部除外)以及科摩罗群岛西部的Mohéli岛,其海拔范围从海平面到2,750米,但在较高海拔地区更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