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鸨形目 > 鸨科 > 黑冠鸨属 > 黑头鸨
黑头鸨

黑头鸨

英文名:Ludwig's Bustard

学名:Neotis ludwigii

【简介】
黑头鸨属于鸨科黑冠鸨属,是一种中至大型的鸟类。其显著特征包括头部和颈内侧布满黑色羽毛,腹部呈白色,身体背景色为棕褐色并伴随白色羽毛的交互分布。雄性黑头鸨颈部还具备独特的皮下膨胀组织。这种鸟类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包括安哥拉、纳米比亚和南非等地区,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较为常见。

【外形特征】
黑头鸨体形粗壮,向后逐渐变细。头部扁平,颈部较长,通常有16至18节颈椎。雄性黑头鸨在颈下拥有特殊的皮下膨胀组织,嘴部粗壮变形扁宽,鼻孔裸露。翅膀宽阔、有力,飞行能力强,尾部形状介于方形和轻微圆形之间,带有18至20枚尾羽。

【生活习性】
黑头鸨生活于开阔的草原、轻型灌木丛和沙质半开放灌木地等环境中。它们是部分迁徙的物种,夏季雨季期间集中于纳马夸地区,而冬季则会移至更南部。在雨后,黑头鸨会大量聚集于耕种区或自然植被中捕食孵化的蝗虫等昆虫,同时也包括小型脊椎动物与植物物质。冬季雨季时则移动到更南部地区。

【鸣叫特征】
无具体描述。

【繁殖习性】
黑头鸨具体的繁殖行为尚缺乏详细信息,但它们已在纳米比亚的三月份确认有繁殖行为。雌鸟挖掘地坑巢穴,产出1至6枚椭圆钝状蛋。孵化期为20至28天,仅有雌鸟负责孵卵和照顾雏鸟。年满1-6岁后开始进入繁殖阶段。

【外型辨识】
黑头鸨头颈内侧布满黑色羽毛,总体呈棕褐色,间有白色羽毛交错分布。雄性颈部有独特的皮下膨胀组织。

【物种区别】
相比黑冠鸨,黑头鸨的面颊和前颈处颜色更深,后颈白色,颈背为暗橙色;而黑冠鸨的前颈与面部颜色较浅,顶部分布黑白条纹。

【保护状况】
黑头鸨目前处于《IUCN红色名录》上的濒危状态。

【地理分布】
黑头鸨遍布极端西南的安哥拉、纳米比亚,直至南非南部。在繁殖季节,它们会从北部和内陆的夏雨区迁往西南部的沿海冬雨区。它们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从电力线路到风力发电厂在内的基础设施与撞击风险,尤其在卡鲁地区的情况最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