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长尾鹦鹉科 > 橙腹鹦鹉属 > 岩鹦鹉
岩鹦鹉

岩鹦鹉

英文名:Rock Parrot

学名:Neophema petrophila

【简介】
岩鹦鹉(英文名:Rock Parrot,学名:Neophema petrophila),是鹦形目长尾鹦鹉科橙腹鹦鹉属的一种鸟。这种鹦鹉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和中部沿海地区,以橄榄棕色为主色调,腹部略显黄色,其翅膀折叠处带有蓝色边缘。头的前额至眼周有淡蓝色斑块,眼睛上方和下方有蓝线环绕。

【外形特征】
该鹦鹉体长约22厘米,体重在47至54克之间。头部从前额到眼周为暗蓝色,边缘略微泛蓝,而整个头部和上半身主要为橄榄褐色。胸部为灰色,逐渐过渡为腹部的黄色。翅膀的折叠边缘和次级飞羽上带有淡蓝色边界,而一级飞羽覆羽和最外侧的飞羽则呈深蓝色。尾部整体为橄榄蓝,侧边带有些许黄色。雌鸟的体色较暗淡,而幼鸟缺乏成鸟的前额蓝条带和眼周的白色。

【鸣叫特征】
岩鹦鹉发出尖锐的“zit zit zit”声音,这是受到惊吓或在飞行时的特征叫声。

【生活习性】
岩鹦鹉栖息于沿海沙丘、红树林、盐沼、灌木丛和岩石岸线。主要食物来源包括草籽、果实及盐生植物,例如Carpobrotus aequilaterus和C. crystallinum。有时它们也会进入人类居住地觅食散落的小麦。它们通常在地面觅食,也会在岩石或灌木上短暂停留。

【繁殖习性】
这种鹦鹉通常选择在海岸岛屿的岩石缝隙或洞穴筑巢,如Rottnest岛。繁殖季通常从8月持续至12月,每窝平均产出3到6枚蛋,由雌鸟独自孵化。孵化期一般为18至21天。在此期间,雄鸟负责提供食物给孵化中的雌鸟。

【外型辨识】
与其他鹦鹉(如蓝翅鹦鹉和蓝眉鹦鹉)相比,岩鹦鹉的绿色更加深沉,面部的蓝色区域较少,翅膀上的蓝色斑纹也较小。

【保护状况】
IUCN将其列为无危(LC),同时CITES将其列为附录二物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尽管整体种群数量稳定,岩鹦鹉仍旧面临猫、狐狸等外来哺乳动物入侵的威胁,特别是在其繁殖地,这些掠食者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地理分布】
岩鹦鹉分布于澳大利亚西南部沿海地带及南澳大利亚中部及东部沿海,包括Goolwa 和Lake Alexandrina附近,以及西澳大利亚的Jurien Bay至Shark Bay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