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吸蜜鸟科 > 摄蜜鸟属 > 红襟摄蜜鸟
红襟摄蜜鸟

红襟摄蜜鸟

英文名:Sclater's Myzomela

学名:Myzomela sclateri

【简介】
红襟摄蜜鸟,学名:*Myzomela sclateri*,英文名:Sclater's Myzomela。属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吸蜜鸟科(Meliphagidae)、摄蜜鸟属(Myzomela)。

【外形特征】
红襟摄蜜鸟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鸟类,体长10.5至12厘米,雄鸟体重约10.5至12克,雌鸟则为10至11克。雄鸟头部、颈部及上背部呈黑色至暗橄榄棕色,胸腹部为暗橄榄棕色,逐渐过渡至污浊的橄榄黄至白色腹部。翅膀下方为白色,有明显条纹。腹部和腹侧部分为淡棕色至褐色,下尾及尾侧淡灰色。雌鸟体型略小,但总体轮廓相似,上体为棕色至橄榄棕色,喉部有小而不明显的红色斑点。

【生活习性】
红襟摄蜜鸟通常出没于原始森林、次生森林中,甚至有的栖息在椰子种植园里,海拔从海平面至1830米不等。该物种主要位于新几内亚北部的卡卡岛(Karkar)、新不列颠岛周围的岛屿群以及临近若干岛屿。

【鸣叫特征】
它们的鸣叫声包括一系列粗糙的声音,如‘siieeuw’和‘sweei’,以及带有颤音的连续音节‘tsiib, tsiib’。这些叫声结构紧密,类似白眼鸟的声音。

【繁殖习性】
红襟摄蜜鸟的繁殖季节并不固定,五月至六月可能会开始繁殖活动,在Witu岛上已记录到八月中旬携幼鸟的巢穴。巢结构通常为薄壁的杯状形式,偶尔带有外部的蜘蛛网,大多悬挂在低矮的植被中。

【外型辨识】
雄鸟凭借独特的鲜红胸部和下巴区域显著区别开来,雌鸟体型特征类似雌性黑花蜜鸟、黄腹花蜜鸟,但通过嘴角区域的条纹可以做出区分。

【物种区别】
目前没有明确提及其他种类的具体区别细节。

【保护状况】
红襟摄蜜鸟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无危(Least Concern, LC)等级。

【地理分布】
红襟摄蜜鸟广泛分布在新几内亚北部的卡卡岛、新不列颠岛北部的小岛屿,深达太平洋中的诸多岛群,包括Crown、Long、Tolokiwa、Umboi、Unea(Bali)、Witu群以及新不列颠北海岸的岛屿地带。该物种在乌姆博伊岛(Umboi)上的记录尚有争议,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时有时无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