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吸蜜鸟科 > 摄蜜鸟属 > 绯红摄蜜鸟
绯红摄蜜鸟

绯红摄蜜鸟

英文名:Scarlet Myzomela

学名:Myzomela sanguinolenta

【简介】
绯红摄蜜鸟(Scarlet Myzomela, Myzomela sanguinolenta)属于雀形目吸蜜鸟科摄蜜鸟属的一种鸟类,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地区。

【外形特征】
雄性绯红摄蜜鸟具有鲜艳的红色头部、颈部和胸部,并且背部有一条中央的红色条纹。其翅膀和尾巴黑,腹部呈灰色调,有红色晕染特征。雌性呈现淡棕色,头部、颈部和上体颜色相近,喉咙和下巴为灰棕色或粉红色调,上半身有时可见红色斑点。年轻鸟类似雌性,但上体呈现更为暖调的颜色,且尾羽上方较浅。

【鸣叫特征】
绯红摄蜜鸟的鸣叫声独特且响亮,表现为旋律般的铃声,由六音符组成,伴有音调上的起伏变化,有时会带有短暂的金属似的颤音声。

【生活习性】
该物种主要栖息在干燥的硬叶林和木地,以桉树为主要栖息地。此外,在湿地边缘和开花的灌木丛中也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绯红摄蜜鸟拥有部分定居和部分迁徙的生活模式,夏季和春季会集中在南部繁殖区活动,而冬季时,生活在澳北地区种群则会向南转移。

【繁殖习性】
绯红摄蜜鸟的繁殖季节为7月至1月,有时会提前开始。雌鸟建造的鸟巢由细长的树皮条和草构成,并悬挂在树枝上,通常隐藏在茂密的树叶中。每窝通常产2枚卵,偶尔为3枚卵。孵化时间约为11-12天,雏鸟孵化后会在巢中停留11-12天。

【外型辨识】
根据IUCN红色名录,绯红摄蜜鸟被评定为无危(LC)级别。

【地理分布】
绯红摄蜜鸟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北起昆士兰州东北部,南至维多利亚州南部,而其内陆分布范围则延伸至查特斯塔沃斯、卡纳文峡谷和英吉利伍德等地区。这种鸟的迁徙和游荡模式与当地原始植被开花周期具有关联性,种群数量会随之波动变化。

【物种区别】
绯红摄蜜雄鸟常与红头摄蜜鸟在东部卡奔塔利亚半岛北部重叠分布,但后者仅头部呈红色,并偏好红树林而不是林地生活环境。相比之下,雌性绯红摄蜜鸟与暗色摄蜜鸟十分相似,但体型更小,喙和尾巴更短,面部及喉咙也带有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