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吸蜜鸟科 > 摄蜜鸟属 > 红领摄蜜鸟
红领摄蜜鸟

红领摄蜜鸟

英文名:Red-collared Myzomela

学名:Myzomela rosenbergii

【简介】
红领摄蜜鸟,学名Myzomela rosenbergii,隶属雀形目吸蜜鸟科摄蜜鸟属。这种栖息于新几内亚高山地区的鸟类通常出没于海拔1400至1600米的云雾林、苔藓林及橡树林等环境。

【外形特征】
雄性成鸟长约10至12.5厘米,体重在9.3至12.7克之间。体色以黑色为主,唯一的亮点在于其颈部的猩红色环、胸部及臀部散发的淡红色以及烟灰色的翼下。
雌性鸟体型相对较小,主要为下褐上黑,下半身则是棕色,并带有明显的赤褐色胸部,翼下呈白色,边缘则有银灰装饰。幼鸟的体色则更加暗淡,并且带有些淡淡的红色痕迹。

【生活习性】
红领摄蜜鸟主要以花蜜为食,也会偶尔捕食小型昆虫和果实。它们大多数的时间都会在树冠层活动,偶尔会在矮林中下降至较低层次进行觅食。

【鸣叫特征】
红领摄蜜鸟的鸣声充满活力且多变,常发出“tweepy-tweepy-tweepy”音节,伴随着轻微的电子音感。

【繁殖习性】
在7月底和9月底可以观察到巢中雏鸟,而在7月中旬到9月初看到一整窝的幼鸟。鸟巢通常是一个由根须形成的杯状结构,高度约为3米。雄鸟和雌鸟均参与筑巢,但目前只有雌鸟被发现独自喂养幼鸟。

【外型辨识】
红领摄蜜鸟以特有的高海拔栖息地和连接猩红色和深黑的显著颜色差异为特征。这一显著特征使得它们在同类中易于识别。

【物种区别】
与其他物种相比,红领摄蜜鸟以特有的高海拔栖息地和连接猩红色和深黑的显著颜色差异为特征。这一显著特征使得它们在同类中易于识别。

【保护状况】
2021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物种保护等级评为LC(无危)。尽管其皮肤被当地居民用于装饰,但目前全球范围暂未发现威胁其生存的实际因素。

【地理分布】
该种鸟分布于新几内亚的山脉,从沃格尔科普向东延伸,包括福克福克山、库马瓦山、福贾山、环形山群、贝瓦尼山、阿德尔伯特山和休恩半岛。于阿尔伯特山脉更为常见。此外,于2021年,国际鸟类联盟将古登诺夫岛的长嘴摄蜜鸟认定为独立物种,并成为红领摄蜜鸟在该岛上的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