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岛摄蜜鸟
英文名:Bismarck Black Myzomela
学名:Myzomela pammelaena
【简介】
俾岛摄蜜鸟(英文名:Bismarck Black Myzomela,学名:Myzomela pammelaena)是雀形目吸蜜鸟科摄蜜鸟属的鸟类。这种鸟亦被称为黑摄蜜鸟或ebony myzomela,以其全身漆黑的羽毛而闻名。它们主要分布在澳新地区的俾斯麦群岛,包括阿德默勒尔蒂群岛及周边岛屿。
【外形特征】
雄性俾岛摄蜜鸟通体呈光泽的黑色,仅翼下覆羽略显黑灰色;雌性与雄性特征相似但颜色略显灰暗。雄鸟的眼睛颜色为棕色至黑色,喙和腿均为深灰色至黑色。雌鸟也具有相似的颜色特征,只是体型略小且羽毛颜色稍淡。幼鸟呈现出暗褐色,下体颜色略带棕色调,喙基部带有肉黄色。不同亚种在体型大小及翼下羽色上有些许差异。
【生活习性】
俾岛摄蜜鸟栖息于各类植被覆盖的环境,从原始森林到次生林、灌木丛、椰子种植园以及人类居住区周边。海拔分布广泛,从海平面直至1300米的山地,且它们可能主要是留鸟,但会进行局部移动。在Long岛上,这种鸟类更倾向于靠近沿海区域,包括果树林和椰子树冠。
【鸣叫特征】
俾岛摄蜜鸟的叫声主要由响亮、粗哑的责骂声组成。尤其nigerrima亚种的声音较为洪亮。
【繁殖习性】
俾岛摄蜜鸟的繁殖习性尚不完全清楚。已知一个巢穴建在距地面约2.4米的幼树水平叉枝上,由精细的植物纤维构成,并隐藏在上方的枝叶之间。巢中曾发现有雏鸟,但详细的繁殖细节尚无详细报道。
【外型辨识】
俾岛摄蜜鸟雄性的识别特征与雄性灰摄蜜鸟和黑花蜜鸟有明显不同。灰摄蜜鸟更偏向灰色,带有红色的下巴和橄榄色的翼斑。而黑花蜜鸟喉部和头部具有绿色斑块,雌性黑花蜜鸟的头部则呈淡灰色。
【保护状况】
该种鸟类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俾岛摄蜜鸟主要分布于俾斯麦群岛,包括新几内亚东北部的阿德默勒尔蒂群岛及附近岛屿,西至特定岛屿。近期在Manus岛上,也被记录到小群个体的活动,不过该区域居民表示该物种在当地并不常见。随着退化植被面积的增加,可能促进了这种“超级流浪者”物种在当地繁殖种群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