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巾摄蜜鸟
英文名:Wetar Myzomela
学名:Myzomela kuehni
【简介】
红巾摄蜜鸟,学名为**Myzomela kuehni**,是雀形目吸蜜鸟科摄蜜鸟属的小型鸟类。它们以独特的红头、红臀和灰身搭配白色腹部著称。红巾摄蜜鸟仅分布于小巽他群岛东部Wetar岛上,因此是该地特有种。
【外形特征】
成年雄性红巾摄蜜鸟头部至耳羽呈现深红色,形成鲜明的头罩,与灰色的颈背、肩部和背部形成鲜明对比,黑色的眼纹延伸至额头和眼周区域。红色的臀部和上尾覆羽与头部颜色一致。上翼为橄榄褐色,翼羽有淡色边缘,下体呈白色或淡黄色,胸部红色。雌鸟和幼鸟的特征尚未记录。
【鸣叫特征】
红巾摄蜜鸟的鸣叫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持续约1至1.5秒的中高音下滑哨声“tsiew”,另一种是类似昆虫的短而尖细叫声“tsii-tsii”,每约6.5秒重复。
【生活习性】
它们主要栖息于低地季风林和花园中,有时也在沿海灌木丛、茂盛的农田和高大的次生林中活动,尤其是在开花的桉树附近。常单独或成对出现,也可能会加入混群觅食队伍。
【繁殖习性】
关于红巾摄蜜鸟的繁殖信息目前尚无记录。
【外型辨识】
在Wetar岛上,雄鸟红色的头罩和臀部让该种易于识别。Alor岛的种群可能代表一种未描述的新物种,可通过红头分布范围和分布区进行区分。
【保护状况】
红巾摄蜜鸟在IUCN的评估中被列为无危(LC)级别。尽管仅分布于Wetar岛这一小范围,但种群数量相对可观,据报道大约有20,000至50,000对。虽然森林覆盖率仍然较高,但面临一定的伐木和人口迁移的压力。
【地理分布】
红巾摄蜜鸟的分布范围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小巽他群岛东部的Wetar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