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黑摄蜜鸟
英文名:Black-bellied Myzomela
学名:Myzomela erythromelas
【简介】
红黑摄蜜鸟(英文名:Black-bellied Myzomela,学名:Myzomela erythromelas)属于雀形目吸蜜鸟科摄蜜鸟属的鸟类。体型约为9至10厘米,雄鸟体重通常为7至9克,雌鸟稍轻,在6.5至7.5克之间。
【外形特征】
雄性红黑摄蜜鸟全身呈黑色,头部有鲜艳的红色装饰,下颌处有一道狭窄的黑色条纹,翼下则带有银灰色斑点。雌鸟体型略小,整体呈橄榄绿色,脸部略显红色,覆盖于前额、前顶、耳羽前方、颊部及喉部,眼周则为暗色。喙和腿均为黑色,脚底黄色。
【生活习性】
红黑摄蜜鸟主要栖息在新不列颠岛的原始森林、林缘以及次生林中,偶尔也会出现在花园和开阔地带。它们常见于低地和山麓地区,海拔可达约900米。红黑摄蜜鸟主要以花蜜为食,也会捕食小型昆虫。觅食时常结成小群,活动于树冠外层;但在林缘和次生林中,它们会降低觅食的高度。
【鸣叫特征】
红黑摄蜜鸟的典型鸣叫声是快速的“tsi-tsi-tsi”,音调尖锐,类似于黑太阳鸟的叫声。
【繁殖习性】
红黑摄蜜鸟的繁殖季节约为7月初,幼鸟通常在此时可以独立生活。它们的巢为平浅的杯状结构,悬挂在茂密的藤蔓之中。具体的繁殖细节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外型辨识】
在辨识上,红黑摄蜜鸟可与Sclater's摄蜜鸟进行区分,Sclater's摄蜜鸟头部为黑色,身体呈灰白色。
【保护状况】
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红黑摄蜜鸟列为无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红黑摄蜜鸟主要分布在新不列颠岛(Bismarck Archipelago),特别是在Whiteman山脉低地和热带雨林中较为常见。其地理分布范围涵盖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太平洋诸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