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摄蜜鸟
英文名:Red-headed Myzomela
学名:Myzomela erythrocephala
【地理分布】
红头摄蜜鸟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和新几内亚南部沿海区域,具体包括澳大利亚西部、北部领地及昆士兰州的热带海岸线。此外,这种鸟还出现于太平洋的一些岛屿,如台湾、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包括苏门答腊、爪哇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
【外形特征】
1. 成年雄鸟:亮红色头部和臀部、黑背和灰褐色腹部。
2. 成年雌鸟:灰褐色头部和颈部,前额、耳羽、脸颊及上喉部为淡红色,上体灰褐色。
3. 幼鸟:外形类似雌鸟,但脸部红色较淡,下颌基部黄色,虹膜和腿颜色相对较浅。
【鸣叫特征】
红头摄蜜鸟的声音特征包括重复的金属声清脆鸣叫,以及快速的‘chiew-chiew-chiew’声音,还有尖锐的‘cheep’声。
【生活习性】
- **栖息地:** 主要生活在红树林区域。
- **主要食物:** 以花蜜为主,并捕食小型节肢动物。
- **活动范围:** 快速穿梭于树冠层和花朵之间,偶尔单独或成对出现,有时也会形成小群体。
- **繁殖特点:** 红头摄蜜鸟在红树林中筑巢,巢材包括树皮碎片和植物纤维,巢呈杯状,悬挂于枝条的水平叉上。
- **繁殖季节与数量:** 在澳大利亚,该鸟的繁殖季通常为3月至10月,每次巢内产卵数通常为2个,有时可能为3个。
【外型辨识】
红头摄蜜鸟以其独特的红头和臀部颜色易于辨识,与同类物种区别较为明显。相反,绯红摄蜜鸟虽然有小范围重叠,但栖息环境有显著差别。
【保护状况】
红头摄蜜鸟目前未被列为受威胁物种,IUCN评估其为无危状态(LC),但环境中任何显著变化均可能对其种群数量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