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摄蜜鸟
英文名:Drab Myzomela
学名:Myzomela blasii
【简介】
布氏摄蜜鸟(学名:Myzomela blasii)是吸蜜鸟科摄蜜鸟属的一种小型鸟类,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Seram、Boano及Ambon三个岛屿。
【外形特征】
布氏摄蜜鸟体长约11.5厘米,体重12至17克。整体呈现灰橄榄色,头部、颈部和上半身颜色深灰,并伴有淡淡的暗色眼纹和狭窄的眼圈,眼后亦有一条淡淡的延伸线条。翅膀和尾部颜色比上体更深,翅羽和尾羽边缘细长。喉部和下巴呈现灰色,羽毛边缘较暗形成鳞片状的外观,腹部颜色为淡黄灰色,某些个体前额和喉部带有红褐色痕迹。虹膜为棕色,喙全黑,腿为灰蓝色,雌雄鸟特征相似,但雄鸟可能稍大一些,不存在具体数据。幼鸟的特征也尚未详细记载。
【生活习性】
布氏摄蜜鸟主要在森林树冠层活动,以吸食开花植物的花蜜作为主要食物来源,特别是喜欢Eugenia属植物的花蜜。此外,它们也可能以小型昆虫作食补。这些鸟通常成群分布,每次大约10至20只小群出现在开花的树木上,觅食时较为隐秘。
【鸣叫特征】
该物种发出的叫声是一种高音的“sis, sis, sis...”同时包括了更复杂的叽叽喳喳音符,但具体叫声的内容并未详细描述。
【繁殖习性】
关于布氏摄蜜鸟的繁殖行为尚无具体记录。
【外型辨识】
该物种可以依据与其他几种吸蜜鸟的差异而辨识:与Wakolo摄蜜鸟不同,布氏摄蜜鸟没有脸部红斑,大部分喉部的斑点也不是特别明显;相对于Seram吸蜜鸟而言,布氏摄蜜鸟体型要小一些,上喙部分为全黑色无中斑纹,并且胸羽也不呈现重叠条纹,脸颊部位也没有白色的记号。
【物种区别】
该物种可以依据与其他几种吸蜜鸟的差异而辨识:与Wakolo摄蜜鸟不同,布氏摄蜜鸟没有脸部红斑,大部分喉部的斑点也不是特别明显;相对于Seram吸蜜鸟而言,布氏摄蜜鸟体型要小一些,上喙部分为全黑色无中斑纹,并且胸羽也不呈现重叠条纹,脸颊部位也没有白色的记号。
【保护状况】
目前布氏摄蜜鸟的保护级别已被IUCN定为无危(LC)。然而,布氏摄蜜鸟被列为一个限制分布种,主要集中在Seram Endemic Bird Area内,并且其生存状态在Manusela国家公园内被认为是更为稀缺的。最近,在Boano岛上也观察到了它们的踪迹。
【地理分布】
布氏摄蜜鸟是Drab Myzomela的一种,属于吸蜜鸟科摄蜜鸟属。它们生活和繁殖在岛屿特有的环境当中,主要散布在印度尼西亚的Seram、Boano和Ambon等地。其中Seram、Boano均位于Seram岛的附近,而Ambon则位于摩鹿加群岛的中东部。至于地理范围,布氏摄蜜鸟属于华莱士区,即以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至马鲁古群岛的华莱士线以东的区域,与其他华莱士区特有的物种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