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吸蜜鸟科 > 汲蜜鸟属 > 白耳汲蜜鸟
白耳汲蜜鸟

白耳汲蜜鸟

英文名:White-eared Myza

学名:Myza sarasinorum

【简介】
白耳汲蜜鸟属于雀形目吸蜜鸟科汲蜜鸟属。该鸟主要生活在苏拉威西岛的高山雨林地带,集中在海拔1700至2800米的区域。

【外形特征】
头部和颈部顶部呈现黑色,带有细小灰色条纹。眉毛和眼周为黑色,两侧则有显著的裸露紫色耳斑,该耳斑始于眼周下方并延伸至颈侧上方。下巴和喉咙为黑色,带有灰色条纹或斑点。背部呈现深褐黑色,腹部则为深红褐色。雄鸟相对较大,但两性在羽毛上的差异不显著。

【鸣叫特征】
它发出高音的单音节'zunk'声或双音节'zunk-zunk',第二个音节音调较低。歌声中包括一连串尖锐的吱吱声、短暂的高音喘息声以及连续的短促'kep'声。偶尔还会发出尖锐的'zip'声。

【生活习性】
白耳汲蜜鸟倾向于栖息于苏拉威西岛海拔较高的雨林和苔藓森林中,主要在树冠层活动,在低层间寻找开花灌木。以花蜜为主要食物来源,偶尔也捕食昆虫。在洛雷林杜国家公园,它们会参与由多种鸟类组成的混集群体觅食活动。

【繁殖习性】
有关该鸟的繁殖行为了解有限,据报告在夏季的7月初,雌鸟已被发现输卵管中有卵。

【外型辨识】
与暗耳汲蜜鸟相比,白耳汲蜜鸟体型更大。鉴别特征为眼下方的白色斑块,而不完全拥有眼环。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该物种主要集中在印尼苏拉威西岛的山区,尤其是海拔1700至2800米之间的区域。它也分布于华莱士区东面的传统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延伸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地区,包括印度尼西亚的几个岛屿如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以及东帝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