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胁蚁鹩
英文名:Silvery-flanked Antwren
学名:Myrmotherula luctuosa
【地理分布】
银胁蚁鹩主要分布于巴西东部至东南部地区,栖息地包括常绿阔叶林的下层至中层和次生林地,海拔范围从海平面至约800米。
【外形特征】
成年雄性银胁蚁鹩的体长约为9至10厘米,具有短尾。头部、颈部、背部和臀部呈中灰色。两胁和肛周为淡灰色,尾部黑色并附有白色尖端。翅膀黑色且翼盖有白色尖端。喉部和胸部中心为黑色,腹部则为灰色。雄鸟与雌鸟在外形上有所区别:雌鸟头部为灰白色,上体带有橄榄色光泽,尾羽呈深棕色,边缘为浅肉桂红褐色。
【鸣叫特征】
银胁蚁鹩的歌声以复杂的音符序列著称,常常从短促刺耳的音符开始,后续音符逐渐变长且清晰,节奏先缓后急,音量则先增加再减弱。常见的叫声为短暂的音符,且在频率上通常会下滑。
【生活习性】
银胁蚁鹩全年活动于其栖息范围内,主要食物是昆虫和蜘蛛。它们通常单独、成对或家族群体活动,常加入不同种类动物组成的觅食小组。觅食区域多集中在地面以上2至12米的密集植被中,通过啄食死叶捕获猎物,偶尔也在活叶、藤蔓和树枝上寻找食物。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从7月至次年1月,具体繁殖行为目前尚不清晰,但可能与白胁蚁鹩的繁殖生物学相似。银胁蚁鹩的巢穴可能建在地面或者低矮的植被中,其繁殖细节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确认。
【外型辨识】
与银胁蚁鹩外形相似的另一种鸟类是白胁蚁鹩。二者主要区别在于银胁蚁鹩雄性个体间胁的颜色较为淡雅,而两者的雌鸟上体则分别具有淡橄榄色光泽和纯色特征。
【保护状况】
银胁蚁鹩的种群数量稳定,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无危(LC)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