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鹦鹉科 > 和尚鹦哥属 > 灰胸鹦哥
灰胸鹦哥

灰胸鹦哥

英文名:Monk Parakeet

学名:Myiopsitta monachus

【简介】
灰胸鹦哥(学名:Myiopsitta monachus),又称僧鹦鹉或和尚鹦鹉,属于鹦形目鹦鹉科。其显著特征为亮绿色的羽毛、灰色胸部和绿色带着黄色色调的腹部。

【外形特征】
成鸟长约29厘米,重约100克。雌鸟体型略小于雄鸟,面部与腹部呈灰色,上体为绿色,翼部为深蓝色,尾巴长而尖。

【生活习性】
灰胸鹦哥是一个群居的物种,常以群体形式在树上或人类建筑结构上筑搭建相互连通的大型巢穴。它们主要栖息于开阔的稀树草原、灌木丛、棕榈树林、农地等环境,并以种子、果实、花朵、昆虫和少量草本植物为食。

【鸣叫特征】
灰胸鹦哥的叫声响亮且沙哑。

【繁殖习性】
其繁殖期约为每年8月至11月。每巢通常产出5到12枚白卵,孵化后由亲鸟共同抚养。

【外型辨识】
灰胸鹦哥成鸟特征为亮绿色的羽毛、灰色胸部和绿色带着黄色色调的腹部。雌鸟面部与腹部呈灰色,上体为绿色,翼部为深蓝色,尾巴长而尖。

【物种区别】
在养殖过程中,培育出了白化、肉桂、黄化和杂色等多个变种,如流行早年的蓝色杂交员种。

【保护状况】
灰胸鹦哥未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受威胁物种。已被纳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二,禁止贸易以维持其安全性。

【地理分布】
原生于南美洲的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如阿根廷、巴西和乌拉圭等国家,后被引入北美洲和欧洲,在这些地方成功建立了自行繁殖的野外来分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