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霸鹟科 > 斑翅霸鹟属 > 浅褐斑翅霸鹟
浅褐斑翅霸鹟

浅褐斑翅霸鹟

英文名:Bran-colored Flycatcher

学名:Myiophobus fasciatus

【简介】
浅褐斑翅霸鹟(英文名:Bran-colored Flycatcher,学名:Myiophobus fasciatus)属雀形目霸鹟科斑翅霸鹟属的小型鸟类,广泛分布于中美洲、特立尼达岛以及南美洲的多个地区。

【外形特征】
该鸟种长约12.7厘米,体重约10.5克。成鸟的头部和上体为深红褐色,并且藏有黄色羽冠。其体表的两道淡黄褐色翼带、腹部呈白色且逐渐转为淡黄色,头侧与胸部有深色条纹。喙部向上呈黑色,下方则为棕色。雌雄鸟体型及羽毛颜色相似,但雌鸟的冠羽片颜色较轻,有时甚至缺失;幼鸟则并未发育成熟冠羽片。

【鸣叫特征】
浅褐斑翅霸鹟具有悠扬的哨音和上升的颤音的鸣唱,同时也具备清晰的哨声、上升颤音甚至带有类似笑声的节奏。

【生活习性】
它们栖息于开阔森林和次生林中,偏好在低矮的树枝上休息。主要以小昆虫和浆果为食,多独自或成对活动,并常在灌木丛中迅速穿梭觅食。它们的活动范围通常在海拔2800米以下,偶尔也能在沙漠山谷中的绿洲内观察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是在厄瓜多尔西南部的2月到4月。鸟巢采用草茎、树皮和植物纤维悬挂在树侧枝低处制成。一窝一般会产出两枚淡奶油色并带有赤褐色环状的蛋,雌鸟需要孵卵17天,而雏鸟则需15到17天才能离开巢穴。此外,巢穴还可能遭遇紫辉牛鹂的寄生。

【外型辨识】
其在全球各地都被认为是一种较常见的鸟类,但在部分地区的干旱山谷中可能会显得较为稀有。全球而言,浅褐斑翅霸鹟主要活跃于中美洲的众多栖息环境里,并在南美洲的多个特定区域具有标记分布。

【物种区别】
与其他斑翅霸鹟属物种特别是灰褐斑翅霸鹟相比较,浅褐斑翅霸鹟冠羽片颜色、体色和腹部的颜色有明显区别。灰褐斑翅霸鹟的头部与上体颜色更浅一些且偏灰,其腹部则不显黄色。

【保护状况】
浅褐斑翅霸鹟目前被IUCN列为无危(IUCN: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