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顶鸲莺
英文名:Brown-capped Whitestart
学名:Myioborus brunniceps
【简介】
褐顶鸲莺(英文名:Brown-capped Whitestart,学名:Myioborus brunniceps)是雀形目森莺科的一种小鸟。其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玻利维亚、阿根廷西北部及中部部分地区。
【外形特征】
褐顶鸲莺头部为灰色,有醒目的锈色冠斑和白色眼圈,上体为灰色,并带有明显的橄榄色斑块。尾巴为黑色,尾羽外侧有大面积的白色;下体则呈现黄色,尾下覆羽白色。虹膜为深色,喙和腿均为黑色。雄雌鸟外形相似,幼鸟头部和上体呈灰褐色,喉部和胸部淡黄棕色,有时会有暗色斑点,下体为浅黄色。
【生活习性】
褐顶鸲莺栖息于亚山地和山地森林,森林边缘和空地,主要在低至中层林间活动。在繁殖季节,它们会进行海拔迁移,下降到较低的水平。它们以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为食,包括小型蜘蛛和幼虫。
【鸣叫特征】
其鸣叫模式为一连串快速、高音调、劈啪般的颤音,以及重复的“check”或“tchip”音符。当受惊时,声音会延长成单调的嘎吱声。
【繁殖习性】
该种鸟的繁殖季节通常从9月至次年1月,此时它们会筑巢于地面隐蔽位置,如蕨类植物丛中或河流的斜坡处。巢由植物碎片、枯叶、稻草和草构成,内部用更细腻的材料衬垫。孵化期约为16天,雏鸟期12天。
【外型辨识】
褐顶鸲莺可通过其独特的白色眼圈、黄色下体、锈色冠斑和白色的尾下覆羽来识别。此特征明显区别于泰普鸲莺,通常泰普鸲莺眼圈和眉纹不如其明显,身体颜色也较为鲜亮,肩部无橄榄斑,且冠斑也不如前者大。
【物种区别】
在秋季和冬季,褐顶鸲莺会改变栖息地,选择例如Fraxinus(梣属)、Pinus(松属)、Ligustrum lucidum(光亮女贞)、Cupressus(柏属)或Eucalyptus(桉树属)等树种在林地中栖息,形成新的生态格局。通过更换栖息地,褐顶鸲莺展现出明显的生态环境适应性。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褐顶鸲莺被列为无危(Least Concern, LC)物种。
【地理分布】
超级地分布于南美洲的国家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