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冠蝇霸鹟
英文名:Brown-crested Flycatcher
学名:Myiarchus tyrannulus
【简介】
褐冠蝇霸鹟(学名:Myiarchus tyrannulus)隶属于雀形目霸鹟科,是一种大型的霸鹟。该物种分布广泛,涵盖从美国西南部至南美北部的阿根廷,包括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
【外形特征】
该物种体型较大,头部较大,有短而蓬松的冠羽和呈钩状的嘴,上体颜色为橄榄棕色,头部颜色更深,背部和侧面呈灰色。喉咙和胸部为淡灰色,腹部和臀部为黄色,翅膀是暗灰棕色,具有两条浅色翼带,次级飞羽边缘为白色,初级飞羽的边缘为红褐色。尾巴的颜色同样为暗灰棕色,除了中央一对尾羽,其余的尾羽内侧边缘红褐色。喙、腿和脚通常为黑色,嘴内部颜色为粉红色或暗黄色,虹膜呈棕色。平均体长为18至24厘米,重量约30至45克。
【鸣叫特征】
该物种的鸣叫声较为粗糙响亮,常见为“come HERE, come HERE”或“whit-will-do, whit-will-do”,是识别该物种的重要标志。
【生活习性】
生活于开放林地,包括森林边缘、低地河流旁的灌木丛、柱状仙人掌林地以及次生林。在繁殖季节,利用较大的树木或矮树的树洞或其它类似的自然洞穴筑巢。主要捕食昆虫,偶尔也会吃果实,比如“gumbo-limbo”树上的果实。在迁徙和过冬期间,部分个体会食用水果。
【繁殖习性】
繁殖期的巢多建于树洞或类似的人造或自然洞穴内,每次通常产2到3枚带有紫色斑点的乳白色卵。
【外型辨识】
与灰喉蝇霸鹟和大冠蝇霸鹟相比,褐冠蝇霸鹟体型更大,喙更为厚重,尾羽内侧边缘红褐色更为显著,叫声也富有特色。
【保护状况】
IUCN将该种列为无危(LC)等级,且《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也有相关条目。
【地理分布】
地理分布范围几乎覆盖了北美洲的西南部以及南美洲的广大区域,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墨西哥、中南美洲的多数国家及其加勒比地区。在北美地区,繁殖季节后的个别个体可能会迁徙至墨西哥或佛罗里达南部过冬。就栖息地的分布情况而言,该物种遍布巴西全境,只除了一部分亚马逊南部地区。
【物种区别】
与灰喉蝇霸鹟和大冠蝇霸鹟相比,褐冠蝇霸鹟体型更大,喙更为厚重,尾羽内侧边缘红褐色更为显著,叫声也富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