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霸鹟科 > 蝇霸鹟属 > 棕蝇霸鹟
棕蝇霸鹟

棕蝇霸鹟

英文名:Rufous Flycatcher

学名:Myiarchus semirufus

【简介】
棕蝇霸鹟(英文名:Rufous Flycatcher,学名:Myiarchus semirufus)是雀形目霸鹟科蝇霸鹟属的一种鸟类。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该物种的现状已经从“最不受关注类别”上调至“易危(VU)”。

【外形特征】
棕蝇霸鹟体长17-19厘米,体重21.7-25克。拥有独特的三色调棕红色羽毛:头部和上体呈棕色,尾羽覆羽红褐色,喉咙和下体为浅肉桂红褐色,翅膀和尾部主要为红褐色,翼下覆羽则为红褐色。两性在外观上十分相似,而幼鸟与成鸟差异不大。

【生活习性】
棕蝇霸鹟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刺灌丛沙漠、稀树草原和刺槐树林中,它们通常在海拔不超过500米的地方生活。可能为留鸟,不过具体的食物习性和觅食行为尚无确切数据。

【鸣叫特征】
它们黎明时发出的歌声由交替的“huit”音符和嘶哑的哨声组成,有时插入复杂的喘息音节变化。在防御领地时会重复发出嘶哑哨声和喘息声。

【繁殖习性】
繁殖活动一般从12月开始,直到5月结束;此时会在海拔范围内发现巢穴内有蛋或雏鸟的踪迹。巢穴通常筑在海拔1米的刺槐树丛中,材质包括细软的毛发、纸片、报纸、透明塑料和少量的白色羽毛。

【外型辨识】
其独特的红褐色调和灰顶冠使其在同属物种中易于区分,附近区域内未有其他种类具有相似的颜色特征。

【保护状况】
棕蝇霸鹟面临人类活动加剧和大规模农业导致的栖息地丧失,这已经严重影响了该物种的生存状态。由于这些原因,棕蝇霸鹟被列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9年红色名录的“易危(VU)”级别。

【地理分布】
棕蝇霸鹟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秘鲁西北部,包括Tumbes到Ancash的区域,并曾记录在利马北部;其主要生境为干燥低地森林,特别集中在富含刺槐和金合欢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