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鹡鸰科 > 鹡鸰属 > 非洲山鹡鸰
非洲山鹡鸰

非洲山鹡鸰

英文名:Mountain Wagtail

学名:Motacilla clara

【简介】
非洲山鹡鸰(学名:Motacilla clara)是雀形目鹡鸰科bben属的一种鸟类。它们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从几内亚至埃塞俄比亚,南至南非,常见于该地区的Afromontane区域。

【外形特征】
非洲山鹡鸰体长约17至19厘米,体重在15至24.5克之间。它拥有一条优雅的长尾和大量的白色尾羽,并且通常体型较小,细节较为精致。头部配备有一条白色的眉纹,从头部延伸至眼睑,同时伴有黑色眼纹和颊部标记,两侧是暗灰色的耳羽。它的上身主要为灰色,翅膀显露为黑色,并且多数飞羽和翼覆羽边缘以狭窄白色为边,三级飞羽更显宽边白色。中央尾羽为黑色,T2尾羽尖端偶尔带有白色的边缘,而T3尾羽则在黑色中间夹杂着内侧宽白边缘。下体呈现明显的白色,两胁略显灰色,并且由一根狭窄、黑色的胸带贯穿,但中心部分宽一些。腋下及飞羽覆盖部位的内侧是以白色为主色调,外侧初级覆盖羽同样表现出明显的黑色。目色深棕色,喙尖黑色,喙基部有时为灰色,腿则呈粉色或灰褐色。雌雄相貌相似,但幼鸟可能会缺乏胸带,其下体拥有轻微的黄色色调。各物种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生活习性】
该种群栖息在山区及平原靠近急流或瀑布的岩石森林溪流或河流中,海拔最高可达2000米。它们主要活动于悬崖、裸露的岩石和急流湍涡之中。非洲山鹡鸰的食物来源多样,扩展到苍蝇、蠓虫、隐翅虫、蚊子、石蛾、蜻蜓、飞蛾以及蝴蝶等昆虫类,兼备诸如小鱼或蝌蚪在内的小无脊椎动物。觅食通过地面搜寻和浅河水搜捕,或者以跳跃方式驱逐地面的昆虫,甚至还有空中拦截飞行昆虫的方式。

【鸣叫特征】
非洲山鹡鸰的鸣叫声音相对细微且持续高贵的颤音,这些旋律式短句会周期性重叠且表现出丰富多变的性质。它们的正常叫声音色中蕴含金属质感,有时会发出双音节样的‘chirrup’或 'chizzik',在特定情况下,声音会拉长为‘sreeeeeeh’或 'treeedrup', 或者在飞行起飞或遭遇时产生尖锐的‘phweep’或‘chweep’警报声。

【繁殖习性】
非洲山鹡鸰的繁殖季节与其所在的具体位置密切相关,同时亦受到环境条件及其栖息地的影响。繁殖期可从埃塞俄比亚的1月至4月和9月至11月,到坦桑尼亚全年均可,再到马拉维的3月与7月至11月,以及南非的5月与8月至12月。一般情况下,它们施行一夫一妻制,并具有强烈的领地性,一对伴侣通常会终身相伴。繁殖过程中,由雌雄共同搭建实际为大型结构的巢穴,主要由树叶、草、苔藓及根部构成,内衬由精致的根须和毛发组成,形状呈现为精确的深杯状。构造好的巢穴通常设在河流附近悬崖的岩架上,也可以是在树根旁、沟壑处,甚至桥梁下方或遮蔽的屋顶下。一个巢穴通常包含1至4枚卵,平均为2至3枚。孵化期为13至14天,幼鸟在14至16天内离开巢穴,父母在幼鸟离巢后的30天内持续提供照顾,特别是对于稍后出生的幼鸟,这样的照顾时间更为长久。

【外型辨识】
非洲山鹡鸰与海角鹡鸰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在于上羽毛颜色为灰色而非棕色,并且翅膀和尾巴带有更多的白色。此外,非洲山鹡鸰和灰鹡鸰也有显著区别,那就是下部羽毛缺少黄色的颜色特征。

【保护状况】
非洲山鹡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非洲山鹡鸰广泛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南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所有非洲地区。在南部非洲的局部范围内,这种鸟以津巴布韦北部和东部高原的莫桑比克为常见地,然后向南延伸到东开普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