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斑鹡鸰
英文名:African Pied Wagtail
学名:Motacilla aguimp
【简介】
非洲斑鹡鸰(学名:Motacilla aguimp),属鸟纲雀形目鹡鸰科,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部分地区。其显著特征是黑白相间的羽毛,包括白色眉纹、翼板以及宽阔的黑色喉斑。
【外形特征】
非洲斑鹡鸰长约20厘米,雄鸟体重22-33克,雌鸟体重23-30克。雄性鸟通常具有白色眉纹,从喙到眼后方的区域延伸,伴有方形白色斑点。其额至颈背、眼先区、眼下方到耳羽和颈背均为黑色。上体如背部、肩羽和尾羽覆羽为黑色,臀部呈灰黑色,侧尾羽带有白色边缘,初级飞羽尖端有狭窄的白边,基部有白色区域,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外缘也带有宽白边。腋羽和翼上小覆羽呈白色,尾羽除中央对羽毛外余均带狭窄白边。胸部至上腹部为白色,黑色胸带有较狭窄的侧缘,侧胸和胁部有黑色点斑,下腹部则为白色。雌性外形与雄性相似,但颜色较轻。
【生活习性】
非洲斑鹡鸰栖居于多种环境,从村庄、栽培草场、湖畔、河流、废物池地到岩石悬崖等等。这些地方都有可能是它们生活的沃土。冬天聚集成群,有时成百聚居在一片最爱的觅食区域内,比如污水处理厂。它们不仅猎食陆生、水底无脊椎动物,如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亦食一些人类剩饭菜碎屑。
【鸣叫特征】
其鸣叫声为连续的颤音,带有类似口哨或笛音的音色,如“weet-weet, wip-wip-wip, weet, wee-wee”等。叫声尖锐,有时带有模仿他种鸟儿的哨音,如黑眼鹎、噪扇尾莺等。叫声决绝清晰,比较常见的是“tweet”或“chizzit”,也包括连续重复的“quick-quick-treeet”,“twee-twee-twee”或“tseet-tseet-tseet”,有些高音调如“tuwhee”。
【繁殖习性】
繁殖季一般在雨季前开始,通常至雨季结束为止。在此期间,通常会筑1-2个巢,经过共同筑巢以后,会据地根或其他小植物为巢,通常位于洞穴或岩缝。
【外型辨识】
非洲斑鹡鸰与相似的三分之一物种相比,体型略大,喙显得不那么明显且较短,初级飞羽上的白边也更为纤细。年轻的非洲斑鹡鸰与其它种类的未成年种类相比,相似但翅膀上有更大的白色斑块。
【保护状况】
非洲斑鹡鸰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认定为“无危”物种,是一种不受到目前保护威胁的物种。
【地理分布】
非洲斑鹡鸰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广大区域,从东开普省向北抵达埃及南部,向东途经几内亚至至埃塞俄比亚及索马里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