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鹃形目 > 杜鹃科 > 小地鹃属 > 小地鹃
小地鹃

小地鹃

英文名:Lesser Ground Cuckoo

学名:Morococcyx erythropygus

【简介】
小地鹃,学名**Morococcyx erythropygus**,是鹃形目杜鹃科中的特有种。

【外形特征】
该鸟类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杜鹃,体长25至28厘米,体重约58至76克。其头部为灰褐色,背部为橄榄褐色,臀部和下背为烟黑色,腹部为肉桂色。上尾覆羽为橄榄褐色,尾羽大部分带紫铜光泽。喙稍向下弯曲,上喙呈黑褐色,下喙呈橙色。面部具有独特的显著特征——蓝绿色眼周皮肤和黄色眼环,脸颊颜色为肉桂赭色。

【生活习性】
小地鹃栖息于半干旱至干旱的森林内部和边缘,包括灌木森林、次生林及草原。它们常在地面行走或从植被中跃起捕食昆虫。小地鹃生活在固定的区域内,每年都会在此范围内居住。

【鸣叫特征】
其鸣叫声为一系列响亮的滚动或颤音,常由2-3个清晰上升的哨声引入,酷似裁判哨声的快速吹响再缓缓放缓。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在不同地理位置上有所差异,比如在哥斯达黎加繁殖期为2月至5月之间,而在墨西哥,繁殖期则可能包括5月和6月。它们在地面用树枝或树叶建造浅碗状的巢穴,每次产卵两枚,由雌雄双方共同孵化,但孵化期和雏鸟离巢的具体时间并未有准确记录。

【外型辨识】
小地鹃与红树美洲鹃有相似之处,但小地鹃更常在地面上活动,面部图案更加复杂,肉桂色的下体颜色也更深。红树美洲鹃的下体则偏淡黄色。

【保护状况】
根据IUCN(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分类,小地鹃被列为无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该鸟类仅分布于中美洲,具体位于墨西哥西部至哥斯达黎加西北部的热带低地干林和灌木丛中,包括墨西哥、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