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佛法僧目 > 翠鴗科 > 翠鴗属 > 雷氏翠鴗
雷氏翠鴗

雷氏翠鴗

英文名:Lesson's Motmot

学名:Momotus lessonii

【简介】
雷氏翠鴗(英文名:Lesson's Motmot,学名:Momotus lessonii),属于佛法僧目翠鴜科翠鴜属。过去曾被分类为蓝顶翠鴜、呼啸翠鴜、特立尼达翠鴜、亚马逊翠鴜和安第斯翠鴜的同一物种,现今被认为是独立物种。

【外形特征】
雷氏翠鴜色彩斑斓,身体长度约38至43厘米,体重77至148克。头部中央有一大块黑色斑点嵌入蓝色冠部,与蓝顶翠鴜的纯蓝色冠部有所区别。其尾部末端的小形零片突起较小,喙略向下弯曲,边缘粗糙有锯齿。幼鸟的颜色与成鸟类似,但整个冠部为淡绿色,黑色眼罩颜色较暗且较小,未有胸斑和尾羽拍状突起,虹膜颜色呈深棕色。

【生活习性】
雷氏翠鴜生活的区域广泛,包括热带雨林、干燥树林、林间峡谷和高大次生林等木本生境,并可到达海拔2150米的高度。主要食用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有时也会捕食小型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如鼩鼱)、蝙蝠、老鼠,甚至小一些的鸟类和雏鸟。它们对行军蚁也有追踪的能力。

【鸣叫特征】
在同属的物种识别方面,雷氏翠鴜可与蓝顶翠鴜和叫翠鴜明显区分,后者冠部呈蓝色,王冠更宽,腹部相对而言更多绿色而在胸部显出蓝绿色。但原文中没有提供关于其具体鸣叫声的信息。

【繁殖习性】
雷氏翠鴜的筑巢期通常发生在墨西哥南部的4月至6月,哥斯达黎加的3月至5月,巴拿马西部至少从2月至3月开始。巢穴通常在土堤中构筑,长度变动可能从1.5米至约4米,门口通常比较隐蔽。每窝可产3至5枚白色蛋,孵化期约为21天,幼鸟通常在29至32天后离巢,最长记录达到38天。

【外型辨识】
雷氏翠鴜的外形特征包括色彩斑斓的羽毛、头部中央黑色斑点和蓝色冠部。尾部末端的小形零片突起较小,喙略向下弯曲,边缘粗糙有锯齿等。幼鸟的颜色与成鸟类似,但整个冠部为淡绿色,黑色眼罩颜色较暗且较小。

【物种区别】
雷氏翠鴜可与蓝顶翠鴜和叫翠鴜明显区分,后者冠部呈蓝色,王冠更宽,腹部相对而言更多绿色而在胸部显出蓝绿色。但原文中没有提供关于其具体鸣叫声的信息。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雷氏翠鴜属于无危物种(LC)。该物种广泛分布于从墨西哥南部至巴拿马西部的热带雨林、干燥树林和多种其他生境中。部分资源表明它们在多个保护区内发现。

【地理分布】
雷氏翠鴜广泛分布于从墨西哥南部至巴拿马西部的地区,包括热带雨林、干燥树林等木本生境,并可到达海拔2150米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