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拟鹂科 > 牛鹂属 > 褐头牛鹂
褐头牛鹂

褐头牛鹂

英文名:Brown-headed Cowbird

学名:Molothrus ater

【概述】
褐头牛鹂属于雀形目拟鹂科,是北美洲的特有种鸟类。原本生活在短草平原上,跟随美洲野牛群。欧洲殖民者拓展至广阔农业和郊区地带时,褐头牛鹂扩散到了新的栖息地。这一物种在南部分布区中全年留驻,而北部种群则在冬季迁徙至美国南部和墨西哥过冬,然后在次年的春季返回北方繁殖。

【外形特征】
褐头牛鹂的成年雄性体毛有闪亮的黑色光泽,头部和颈部为独特的巧克力棕色。雌鸟体型较小,整体呈灰褐色,喉部相对更浅,下体有细密的条纹。幼鸟全身斑驳。成鸟的体长大约在16至22厘米之间,翼展约为36厘米。雌鸟的平均重量约为38.8克,雄鸟则为49克。

【生活习性】
褐头牛鹂偏好栖息在开阔或半开阔地区,如田野、牧场、草地边缘和草坪。它们通常集结成群,群内部有时可能出现红翅黑鹂(春季)和食米鸟(秋季)的身影。它们的饮食以地下的昆虫为主,也吃植物种子和偶见的浆果。部分情况下,它们会随牛群、马群移动来觅食。

【繁殖习性】
褐头牛鹂是巢寄生鸟类。雌鸟会挑选其他220多个小型雀形目鸟种的巢穴,产卵并由宿主代为孵化和抚育幼鸟。它们可以一季产下多达40枚卵。雌鸟如果发现自己的卵被抛弃,会开始攻击寄主巢穴,甚至破坏它以使寄主重新建巢并再次产卵。这种行为引发了部分鸟类对其幼鸟的牺牲,但某些鸟类如橙尾鸲莺的巢穴则会因寄生而处于更高的捕食风险中,而一些物种,比如北美歌雀,能与褐头牛鹂共度孵化阶段,并公平获得食物供应。

【外型辨识】
与类似物种如铜色牛鹂和紫辉牛鹂相比,主要通过体型、色彩和嘴型差异来加以区别。成年雄鸟独特之处在其头部和颈部的棕色,雌鸟则以灰褐色为特征。

【保护状况】
这种鸟遍布北美,涵盖从加拿大南部到墨西哥南部的地域范围,并在美洲中部(包括危地马拉、霍桑德尔、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等地)也有散布。它们于三至四月间返回北方繁殖地。

【地理分布】
该物种目前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无危种(LC),无显著的生存威胁。

【科学命名】
褐头牛鹂的学名Molothrus ater由荷兰博物学家皮耶特·博塔于1783年命名,后来经过多位科学家如夏尔·吕西安·波拿巴、威廉·斯温森和托马斯·纳托尔的若干修正,最终于1870年由乔治·罗伯特·格雷确定。该物种有三个亚种。
- 栖息:
- 繁殖与繁育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