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黄头刺莺科 > 黄头刺莺属 > 新西兰刺莺
新西兰刺莺

新西兰刺莺

英文名:Pipipi

学名:Mohoua novaeseelandiae

【简介】
新西兰刺莺(英文名:Pipipi,学名:Mohoua novaeseelandiae),是雀形目黄头刺莺科黄头刺莺属下的鸟类。这种小型鸣禽是新西兰特有种,广泛分布于南岛、斯图尔特岛及其周边岛屿。

【外形特征】
新西兰刺莺体长约13厘米,重量在11至13.5克之间。其头部融合了栗色和深褐色,脸部和颈部则呈灰暗色,眼后有一条明显的白纹,下体较淡,颜色为浅灰棕色,两侧微微带粉红。其眼睛为深红棕色,喙和腿色呈粉色至灰棕色。两性形态相似,但幼鸟头部颜色较暗,眼后缺乏白纹且喙基部黄色更为明显。

【生活习性】
该鸟种主要栖息在各种类型的森林中,从地表层到树冠层都可以觅食,且偏好在高处的叶片密集处。它们的饮食以昆虫为主,在秋季也会食用水果。平时,这些鸟通常会成对地觅食,在非繁殖季节则会形成3至12只的松散群体。群体的数量有时可达到50只,常与其他物种共存。

【鸣叫特征】
雄鸟通过发出5至14个音高不一的口哨和滑音完成其鸣唱,同时雌鸟的鸣声由4至9个快速且短暂的音符组成,最后一个音符长且尖锐。访问本物种的两性会共同鸣叫,有时也能听到它们发出“chee-up”的短暂鸣叫。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季,由雌鸟独立建造巢穴,而雄鸟则担任守护职责。巢位于密集的树冠下部,位置在离地面1至10米处。每窝通常产2至4个蛋,孵化期为17至21天。孵化成功后幼鸟在18至22天后离巢,此期间双亲共同负责喂养。

【外型辨识】
新西兰刺莺从整体外观上看与灰噪刺莺和林岩鹨有显著区别,例如身材明显更大、下体颜色与灰噪刺莺对比鲜明。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新西兰刺莺被定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这种刺莺主要分布在南岛、斯图尔特岛及其附近的不少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