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椋鸟科 > 树八哥属 > 黄脸树八哥
黄脸树八哥

黄脸树八哥

英文名:Yellow-faced Myna

学名:Mino dumontii

【简介】
黄脸树八哥,学名为Mino dumontii,属于雀形目、椋鸟科、树八哥属。它们因具备黑色带有金属光泽的羽毛、橙黄色眼周裸皮及喙、以及深金色的下腹部而形态独特。

【外形特征】
黄脸树八哥体型较大,平均长度约为23至26厘米,体重可达217克。头部大部分为橙黄色裸皮,眼周、下巴及喉侧可见明显的裸斑。额部和颈部的羽毛呈现蓝紫色光泽,背部、翅膀、胸部和腹部则是带有绿色光泽的黑色。臀部为白色,下腹部呈现金黄色,黑色的尾羽使得尾部线条显得短而方正。虹膜呈橙黄色或棕黄色,喙和腿也为橙黄色。雌雄鸟的外观无明显差异,但幼鸟面部裸皮颜色较淡,下腹部的金色也相对较浅。

【鸣叫特征】
它们的鸣叫声为响亮且带有鼻音的蛙鸣音,类似于人类对话的声音。在新几内亚东南部,叫声多为双音节,而在其他地区则以三音节或多音节为主。

【生活习性】
黄脸树八哥栖息于多种森林生态系统中,包括雨林、沼泽林和季风林,以及森林边缘和稀树草原。常见的所在地海拔在海拔800米以下,有时亦可高达1800米。主要以果实和昆虫为食,通常在高大的树冠层觅食,时常形成成对或小群体活动,偶尔在特定环境下会形成大群落。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一般在8月至9月及1月至4月,对应旱季中段至雨季初期。它们似乎实行一夫一妻制,并能保持长期甚至终生伴侣关系。黄脸树八哥常筑巢于树洞中,距地面10至30米之间,筑巢用的是干燥树枝和叶,放置在巢箱内的铺垫则由稻草和碎纸构成。每窝产卵1至2枚,卵呈淡蓝色,并带有灰色和红棕色斑点。孵化由雌鸟承担,需时约14天。幼鸟由双亲共同喂养40天左右,直至可以独立成长。

【外型辨识】
黄脸树八哥有时会被误认为是金树八哥,主要区别在于黄脸树八哥具有眼周黄色裸露皮肤、黑色胸部和白色臀部的特点。通过辨认其特殊的鸣叫特性也有助于区分二者。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结果,黄脸树八哥标识为最低关注级别(LC)或无危程度,主要因为它们在新几内亚广泛分布且数量众多。然而,宠物贸易是个潜在威胁。它们栖息在西巴布亚群岛(如瓦伊盖奥岛、巴坦塔岛、萨拉瓦蒂岛)及新几内亚及其周边的许多近岸小岛,除了东南海岸附近岛屿,也见于阿鲁群岛,部分区域沿山脉的较高海拔至1800米处亦有分布。

【地理分布】
黄脸树八哥主要栖息于新几内亚及其周边岛屿,包括四王群岛和阿鲁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