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䴕形目 > 蓬头䴕科 > 矛蓬头䴕属 > 矛蓬头䴕
矛蓬头䴕

矛蓬头䴕

英文名:Lanceolated Monklet

学名:Micromonacha lanceolata

【简介】
矛蓬头鵙,学名Micromonacha lanceolata,中文名为矛蓬头鵙。英文名为Lanceolated Monklet。

【外形特征】
矛蓬头鵙的体长约13至15厘米,体重为19至22克。全体呈暖棕色并带有淡褐色的鳞片状斑点。头部边缘有白须状鼻须,眼部周围白色。翅膀和尾巴上侧呈深棕色,尾巴下方为灰色。腹部大部分为白色,并且有黑色条纹,只有腹部中央没有条纹,臀部略带赭色。

【生活习性】
矛蓬头鵙主要栖息在森林的中下层和上层,喜欢阴凉的开阔边界、林木边缘以及树倒空地。常见于原始森林、次生林的小块区域、遮荫咖啡种植园等,有时靠近水体如溪流上方。它们常常在4至8米的高度活动,并且随混群的小型鸟类一同觅食。食物主要包括昆虫,偶尔也食用浆果。

【鸣叫特征】
矛蓬头鵙的鸣叫声为1至5个高亢而细薄的上升哨音,例如:“sewee ... sewee sewee-sewee-sewee’swee’swee”。此外,还会有细而尖锐的“tsip tsip”交头接耳的声音。

【繁殖习性】
矛蓬头鵙在哥斯达黎加的繁殖季节为5月,在厄瓜多尔西部则为雨季晚期。其巢穴由隧道洞穴构成,长度约40厘米,离地面73厘米,入口高度6厘米,宽度5厘米。隧道呈斜向下接近一个扩大的洞穴,铺上了干燥的树叶作为底涂层。每次产1至2个白色卵,孵化时间约为15天。

【外型辨识】
与Malacoptila属同类相比,矛蓬头鵙体形较小,头部和喉部较少条纹。这种差别可通过其体型、颜色模式及栖息行为进一步确认。

【保护状况】
矛蓬头鵙在全球范围内被列为无危物种(IUCN:LC)。

【地理分布】
矛蓬头鵙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从哥斯达黎加延伸至玻利维亚北部。具体包括哥斯达黎加至巴拿马西部、哥伦比亚西部及南部和中部、厄瓜多尔西部、巴西西部以及秘鲁东部等地区。在某些地区的统计数据可能低估了这种鸟的实际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