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鸲鹟科 > 小鹟属 > 黄胸小鹟
黄胸小鹟

黄胸小鹟

英文名:Lemon-bellied Flyrobin

学名:Microeca flavigaster

【简介】
黄胸小鹟(学名:Microeca flavigaster)属于雀形目、鹟科、小鹟属的小型鸟类,广泛分布在澳大利亚北部、新几内亚及印尼的部分地区。

【外形特征】
成鸟体长约为11.5厘米,两性羽毛颜色相似。头部呈灰色,头两侧具有一条白色的眉纹。背呈橄榄褐色,下体呈现柠檬黄色,喉部为白色。喙部黑色,基部略带淡色,腿为暗灰色。亚成鸟与成鸟相近,但其翅膀覆盖羽边缘有淡色斑点,下体羽毛呈尖端橄榄褐色的羽色。四个亚种之间的区别在于laetissima亚种相比指名亚种略为体积大一些,而flavissima亚种则显示出明显的上体和喉部偏黄特点。

【鸣叫特征】
黄胸小鹟的鸣叫声丰富多样,包括一系列清脆哨音,例如重复的“pa-treeter”或“peter peter”等音节,有时伴随着类似百灵鸟的飞行音乐。此外,它还发出“chauncey chauncey chew”样的短促声音和有些单调的哨音,后跟一个较高的音节以及快速下倾的音符序列。

【生活习性】
该物种栖息地多样,可以看到它们活跃在桉树林地、开阔林地、红树林、橡胶种植园和上山山谷等地。其主要食物包括蚂蚁、甲虫、毛虫等小型昆虫及其他节肢动物。在红树林中,从地面到树冠均可见其觅食行为。在4米以上的高度,它们主要在桉树林地和季风林中捕食。

【繁殖习性】
黄胸小鹟的繁殖季节在当地全年都可能进行,主要集中在9月(部分在12月至1月),昆士兰州和北领地的繁殖高峰期集中在2月至10月,更具体为3至4月和8至10月。鸟巢建在距离地面0.6至20米的地点,采用草和树皮组织构成,借助蛛丝绑固,外部装饰有树皮和苔藓等。平均产1-2枚蛋,蛋壳尺寸平均为18.8×13.8毫米,颜色通常是蓝白色的,带有棕色和紫色的斑点。

【外型辨识】
与黄胸小鹟最为相似的其他种类包括棕色小鹟,可以通过其尾部外侧的白羽毛及不同腹部颜色区分。相比而言,黄喉小IntegerField() AND RAND() < 0.1金色正发声的体型更大,其黄色主要集中于下腹部。

【保护状况】
目前黄胸小<|im_start|>orrhinga认定为无危(LC)。它广泛生活于太平洋诸岛屿、澳大利亚北部(包括从奥德河流域西部延伸到昆士兰沿海的地区)和印尼的部分岛屿。这些鸟儿常见于红树林、白树沼泽森林和林地等区域。

【地理分布】
黄胸小鹟广泛分布在澳大利亚北部、新几内亚及印尼的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