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鹪鹩科 > 夜莺鹪鹩属 > 鳞胸鹪鹩
鳞胸鹪鹩

鳞胸鹪鹩

英文名:Southern Nightingale-Wren

学名:Microcerculus marginatus

【简介】
鳞胸鹪鹩(学名:Microcerculus marginatus),又称南夜莺鹪鹩,属于雀形目、鹪鹩科和夜莺鹪鹩属的小型鸣禽。此物种广泛分布于中美洲至南美洲西部的亚马逊雨林地区,包括哥斯达黎加、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拿马、秘鲁和委内瑞拉等地。

【外形特征】
鳞胸鹪鹩身长约为11厘米,体型小巧。成鸟的上体、颈部、肩部和背部呈现出黑巧克力褐色;眼先和耳羽为暗灰褐色,与脸部颜色形成鲜明对比。它的下颏、喉咙及胸部是白色的,胸部和上腹部边缘由黑色羽毛形成的鳞片状花纹包围,形成一种独特的外观标志。腹部、大腿及下部亦为黑巧克力褐色。初级和次级飞羽具有深色边缘,而翅膀的下部则呈黑褐。其虹膜为黑褐色,鸟喙黑色,喙基部为奶油色,腿为灰黑色。

【生活习性】
鳞胸鹪鹩栖息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森林的低层,活动范围从海平面至海拔1800米,最高记录在巴拿马可达3100米。它们偏好湿润的森林环境,通常在地面或低矮的灌木层寻找食物。以昆虫为主要食源,并会在树枝间跳跃觅食。

【鸣叫特征】
这种小鸟的鸣叫声由连续的口哨音组成,起初音调较高且快速,之后逐渐下降并拉长间隔,每个系列可持续数分钟,其鸣叫声往往在它们的环境中比它们本身更早被察觉到。

【繁殖习性】
这种鸟的繁殖期因地区而异,例如在运河区繁殖期为7月,在哥斯达黎加为2月中旬,在巴拿马为11月下旬。巢通常建于树洞、岸边洞隙、杂草丛或灌丛等位置,巢构由细枝、草叶、苔藓、羽毛交织而成,形成深碗状结构。通常每巢产2至3枚卵,卵色为白色,带有斑点。孵化期大约为16至17天,雌雄共同参与孵化与抚育幼雏的工作。

【外型辨识】
鳞胸鹪鹩包括以下亚种分布:
1. Microcerculus marginatus corrasus:哥伦比亚北部地区。
2. Microcerculus marginatus luscinia:哥斯达黎加中部至巴拿马南部。
3. Microcerculus marginatus marginatus: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巴西和玻利维亚。
4. Microcerculus marginatus occidentalis: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
5. Microcerculus marginatus squamulatus: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
6. Microcerculus marginatus taeniatus:厄瓜多尔西部热带地区。

【保护状况】
按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鳞胸鹪鹩被列为“无危”等级(LC)。